商业化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7 09:41:06

商业化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现阶段中国的养老需求与养老供给的极度不匹配,对于地产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拓宽资金投资渠道的机会,和巨大的商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提高,高净值人群并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服务,对养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不少房地产公司都已经开始涉足养老地产。但由于养老地产在中国属于新兴事物,所有公司都是处于一个探险阶段

关键词:养老地产;升级转型; 市场需求;

一、文献综述

(一)我国养老地产现状及机遇

养老地产现阶段还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还有很多方面并不是很成熟,具体模式也并没有成型,国家也应当对房地产公司发展养老地产相应的推动政策以及对规范其发展提出相应的标准。

李雪韵(2010年)指出养老地产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达国家。其狭义的含义就是将养老主题融合于地产开发项目之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特定市场需求。广义的概念则包括了养老地产独有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以及逆向融资功能等。周幼曼(2015年)指出,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且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养老地产作为老龄化社会催生的“银发产业”之一,是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新型居家养老住房需求快速增长,为我国养老地产发展带来了机遇。裘旭波(2013年)认为,中国养老地产存在的问题有:尚未形成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养老地产的服务属性不足。赵晓(2013年)也指出,养老地产需要解决五个问题:卖房子还是卖服务?盈利模式在哪里?配套支持政策在哪里?养老地产就该郊区化吗?盈利是第一位的吗?吴新坚(2013年)指出,养老地产商业盈利模式一:“长期持有”“ 出售”和“出售与持有相结合”;模式二:“持有 销售”模式。

(二)杭州老龄化现状及养老地产发展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