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分析——以在杭大学生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7 09:41:36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整合了炫耀性消费的相关理论,整理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结合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一些现象,为论文提供理论基础。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希望通过文献炫耀性消费行为的一些测度和研究方法对论文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 凡勃伦; 消费动机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炫耀性消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炫耀性消费行为对大学生而言可能弊大于利。比如,很多校园贷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贷款进行炫耀性消费行为。对于在杭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调查可以帮助了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现状,分析其动机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合理建议。

1.国外研究现状

虽然炫耀性消费现象从以前到现在,从国外到国内都存在,但是炫耀性消费概念最早是在凡勃伦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也叫《有闲理论》)中明确提出的。但是之后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对炫耀性消费的深入研究。而凡勃伦也没有对炫耀性消费提出比较清晰的概念。虽然如此,人们还是会倾向于沿用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概念。在《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所有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炫耀性消费的关系,出于歧视性对比的动机,有闲阶级即高收入阶层以财富积累获得尊崇,象征其地位,区别于低阶的劳动人民,也就是低收入阶层,而低收入阶层出于金钱竞赛的动机效仿高收入阶层,希望被认为是其中一员。有了这个基础,财富的保有就成为自尊心的到满足的必要手段。炫耀性消费是用来证明有闲阶级的财富或权利。消费代价高昂就含有了高贵和富裕的成分。这种消费的目的就是给他人留下印象,从而获得或者保持尊崇。在较为现代的文化中,炫耀性消费包括各种炫耀——将贵重礼物送人、驾驶豪华赛车、举办奢侈的宴会等。这些行为证明了一个人的财富及重要性。即使在较低经济阶层的家庭中,也存在其中一个配偶呆在家里而不到市场上打工赚钱的现象,通过这一点也能证明炫耀性消费。凡勃伦在文中指出了炫耀性消费铺张浪费,但是他也指出“浪费”仅仅是为了用来描述选炫耀性消费,而不含有贬损或轻视之意,总体来说没有对炫耀性消费持批判态度。

Marcoux等学者(1997)总结了炫耀性消费的维度,包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群体归属、物质主义和卖弄五个维度,社会地位指成功、财富或声望的展示,人际关系指的是针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群体归属指的是从属或脱离一个群体的交流,物质主义指的是物质的消费体验,卖弄指的是因为众人皆知价格高而消费。Georgios等学者(2012)主要归纳炫耀性消费的演变过程,指出社会经济和制度对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时间周期的方法论述了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的概念是如何被重新理解并且被运用的过程。

2.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