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0:40:06

众创空间文献综述

——基于浙江和高校范围文献的阅读

摘要:近年来,众创空间在国家创新创业大环境下发展迅速,经济环境和创业氛围不错的地区都建立了与当地较为适应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问题。本文通过阅读浙江和高校范围内有关众创空间的文献,了解特定区域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相关问题。

关键词:众创空间;高校创业;模式研究

一、众创空间的定义

“众创空间”自2015年来一直是创业界的热门词汇,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对这个概念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就算是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中也没直接界定。董国栋(2015)认为众创空间是指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趋势 ,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1】。郭璇(2015)通过阅读刘志迎对西方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借鉴总结,认为众创空间是为实现创意模式而搭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是对现有创业服务体系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以资本为支撑,线上线下结合,既包括线上的网络空间,也包括线下形式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产业基地等,通过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实现以更低的创新成本,更高效的创新实践,最大化满足社会对创新的需求【2】。以上两种观点的着重点在于平台空间的提供,而忽略了创业的主体是人,刘春晓(2015)从另一个角度认为“众创空间”重点不在空间, 而在于众创:“众”指大众参与, 而非仅精英参与;“创”不仅指创新创业, 还应包含创意创投, 泛指创业服务的全链条, 因此, 众创空间除了能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 更多的是提供一种专业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能力【3】。综合以上观点与实际考察,笔者认为众创空间是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下发展起来的,为有创业想法和能力的创客提供优惠场地,便于资源整合和提供服务,相比传统企业更为自由和具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

二、孵化器、高新区和众创空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研究众创空间的文献中,大多都会提到孵化器和高新区,孵化器和高新区的兴起在我国要早于众创空间,虽然三者之间发展的形式不同,但在创业生态系统建设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孵化器是帮助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主要功能是为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服务范围具有局限性。传统的孵化器主要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廉价的办公场地和基础设施,很少对在孵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企业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所有资源和知识【4】。并且在孵化阶段,孵化器是让已有的小企业变得更加强大,而众创空间更加注重创客们将自己的想法变成实际的产品,接受市场的考验【5】。高新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特指在中国国土范围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由国家科技部归口管理、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它依托智力密集型和创新型开放环境,借助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划扶持,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特定地域内相对集中,形成优化的局域环境,便于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有机合作,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増强产业国际竞争力【6】。高新区国家的管理力度更强,其中的企业规模更大,产品更加成熟。三者相比,众创空间相对更加自由,受到的约束和进入门槛最低,更适合具有创业想法的大众群体参与。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