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1 15:46:12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 二元对立的城乡经济结构长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困扰, 我国一直尝试解决农村、低收入地区的金融服务缺失问题, 致力通过发展普惠金融缓解城乡收入不均衡问题。然而, 传统的普惠金融措施的效应十分有限。因此,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数字技术的进步为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数字普惠金融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国外对于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早有研究,且证实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服从“倒U型”曲线。而国内数字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从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还非常少,但已有不少学者得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收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论。

关键词: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1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动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和就业,促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研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霍炳男(2017)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受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该篇文章选取了12个统计指标,即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经济实力、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出结构、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贸易条件、人均物质资本占有量差异、城乡资金转移、对外开放程度和教育发展水平。张改素,王发增(2017)则结合长江经济带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受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战略导向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分析方法发现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呈日趋缩小的趋势。张延群,万海远(2019)基于1981-2016的年度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分为三大类:宏观经济和制度因素、微观因素和其他因素。其中宏观经济和制度因素中包括发展战略的差异、国内贸易和开放性政策、不均衡的经济增长。微观因素包括劳动力流动、教育扩张、行业垄断。其他因素包括户籍歧视、城乡劳动力质量、统计制度、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等。

2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

2.1数字普惠金融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张子豪,谭燕芝(2018)选取的数据来源于2014-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2016年各省的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主要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指标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2016年7月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指标、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行为、固定资产投资。葛和平,朱卉雯(2018)也参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报告,选取指标维度构建省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主要从覆盖面(账户的覆盖率)、深度(支付业务、保险业务、投资业务)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便利性、金融服务成本)三个一级维度,构建起相应的指标体系。赵丙奇(2020)选取的数据来源于2012-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同时选取了2011-2018年全国31省市区的各指标数据。将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并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将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政府财政支出行为、教育水平作为控制变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