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2:04

方言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

摘要:在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已有文献注重从人力资本角度探讨,另有学者研究表明歧视和语言能力对劳动者工资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工资差异的问题上,城乡差异是最热门的研究话题。方言代表了劳动者的户籍差异和语言能力,能够反应出外来劳动力与工作地的社会互动。已有文献表明方言对劳动者工资水平影响主要有正负两个效应。一方面,方言差异会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身份认同,从而造成负向效应。另一方面,异地劳动者具有文化背景异质性,能够拓展团队视野,提高绩效,即正向效应。

关键词:方言差异;工资;正负效应;流动;

  1. 文献综述
  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显示,截止2018年末,中国流动人口为2.4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7.28%。对比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数为2.44亿人。虽然流动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非常可观。因此,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成为了学者们广泛探讨的话题。已有文献注重研究人力资本对劳动者工资的影响。随着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渐渐深入,有学者发现语言对劳动者工资水平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不同身份背景的劳动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外来劳动者实则很难在经济地位、身份认同等方面融入当地社会,近年来,开始有学者从方言差异出发,观察劳动者的社会互动并探究其产生的经济影响。

  1. 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

已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行业类型、职业类型和性别是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已有文献注重研究人力资本对不同身份劳动者收入差异的影响。姚先国和赖普清(2004)利用浙江省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和企业调查数据,采用Blinder-Oaxaca分解法发现,城乡工人工资差异的70%-80%能够被人力资本和就业企业所解释[1]。王美艳(2005)采用布朗分解研究发现,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工资差异的57%可以由人力资本解释[2]。赵萍(2018)利用2012CLDS数据研究发现性别对城镇职工收入的影响最强为25.9%,而职业类型、行业类型分别为2.55%和20.57%[3]

另有文献从歧视角度出发研究劳动者的工资决定。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差异之后,探究户籍、地域等因素对劳动报酬的影响。郭继强等(2009)采用多种分解法发现户籍歧视能够解释70%左右的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差异[4];孟凡强(2014)采用CGSS数据,用Neumark分解方法得出,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差异的27.11%由歧视造成[5];蒲艳萍等(2019)的研究表明城乡劳动者工资差异的17.76%由户籍歧视造成[6];而邢春冰(2008)利用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歧视仅占农民工和城市职工工资差距的10%[7]

也就是说歧视对于劳动者工资具有多少解释力的问题上,已有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分解方法和数据来源不同造成的差异。再加上调查时间不同,歧视的解释力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者工资造成了影响。

总体来看,已有文献注重研究农村劳动力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但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流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力并不局限于从农村流向城市,更有从城市流向另一个城市这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已有研究缺少关于歧视是如何对劳动者工资造成影响的深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与流入地社会环境的互动尚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三)语言在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