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用风险传染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8 20:48:42

全文总字数:5839字

文献综述

本章基于前人的研究,从信用风险的定义、银企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银企风险传染机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银企信用风险形成与传染机制的分析及信用风险管理的解决对策提供相应的理论背景。

2.1信用风险传染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2.1.1 信用风险相关概念Campbell(2007)指出信用风险是由于债务人未能支付贷款或对信贷合同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吴冲,吕静杰(2004)分析了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形势出发,发现存在着某些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情况。

田美玉,陈小红(2006)认为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商业银行在获取资金利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信用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事前防范和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不够健全,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2.1.2信用风险传染的概念张金宝(2014)将信用风险传染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是指信用质量恶化的传染,狭义上则指的是信用违约的传染,并且指出广义概念要更详尽一些。

李丽(2015)将信用风险传染界定为一个企业违约或者信用等级降低而引发其他企业违约或者信用等级降低的这个过程。

田业钧(2016)认为信用风险传染是指在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主体因为流动性风险甚至是破产而发生的违约影响其它经济主体的经营状况甚至违约概率的过程,是信用风险的一种溢出效应。

2.1.3信用风险传染的原理何海鹰(2009)在引入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途径通过信息不充分进行传染,风险的传染就是由其信息不完全引起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