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1.国外 IPO前后业绩变化研究综述
1.1国外IPO前后业绩变化状况研究
国外对IPO效应的研究开始较早,理论也相对较为成熟。最早的研究始于美国,美国学者J.R.Ritter(1991)通过对与未上市的公司在规模及行业上相近的IPO公司比较,发现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业绩从发行的第一天到发行后的三年内,业绩大幅度下降,并且高发行量的公司面临业绩下滑的情况更严重,这是理论界首次对IPO 后的业绩进行关注的文献,随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和研究。Bharat A. Jain和Omesh Kini(1994)以美国1976年至1988年间首次公开上市的 682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后的五个会计年度内经营业绩低于上市前,同时低于未上市的同类企业,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且呈“倒V字型”发展,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IPO效应”,首次论证了美国IPO公司存在明显的业绩下滑现象。Teoh, Wong和Rao(1994)则以美国在1980年至1990年间上市的168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发现样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在IPO前均有较为出色的表现,但 IPO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跳水下跌。相关指标在IPO当年达到最佳,而在IPO后的几年里,却不断下降。此外,Bouresli和Abdulsalam(2002)、Ritter和Welch(2002)采用不同方法对不同时期美国股市进行研究也都得到公司IPO后经营业绩下滑的结论。
IPO效应不仅存在于美国市场,也普遍存在于全球其他证券市场。Jun Cai和K.C John Wei(1997)、Kutsuna, Okamura 和Cowling (2002)对日本市场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上市后的经营业绩不但比上市前差,而且差距十分明显。Pagano, Panetta和Zingales(1998)以意大利1982年至1992年间218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发现在IPO后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Jaskiewicz , Gonzalez和Menendez(2005)以1977-1987年德国上市的57家企业为样本,发现这些企业在上市后的15个月内收益低于市场指数约12%,证明德国资本市场同样存在着新股表现不佳的现象。此外,Peter Roosenboom, Tjalling vander Goot和Gerard Mertens(2003)、Coakley, Hadass和Wood (2004)、Farinos, Garcia和Ibanez(2007)分别以新西兰、英国和西班牙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IPO后经营业绩进行研究,发现经营业绩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国外市场的研究表明,欧美等成熟的资本市场以及亚洲新兴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IPO效应。
1.2国外 IPO 前后业绩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关于IPO效应的成因假说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机会窗口假说、代理成本假说以及盈余管理假说三方面。
机会窗口假说认为,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经营者往往选择在公司相对业绩最优或者市场过热时公开上市,即利用投资者的乐观情绪进行新股的发行,这一行为将对IPO后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itter(1991)分析了1976年至1985年期间美国IPO公司的长期业绩,发现这些公司在IPO后业绩表现不佳,并且在公司上市数量最大的时期上市后业绩表现最差,认为这是由于上市公司利用了机会窗口,选择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过分乐观的时候上市所造成的。Trauten, Schulz和Dierkes(2007)对德国上市公司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上市后比上市前经营业绩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择机上市的行为。
代理成本假说主要基于股权结构、持股比例等方面进行研究。Jain和Kini(1994)研究发现,管理层所有权集中程度与IPO后经营业绩是正相关关系,即当所有权集中程度越高时,代理冲突越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对较高。但Mikkelson, Partch和Shah(1997)通过研究高管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时发现,经营业绩在上市后五年有下滑的趋势但与IPO企业的董事和高管持股没有什么关系。此外,Hung-Kun Chen 和Woan-lih Liang(2016)检验了风险投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IPO后的经营绩效不如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尤其是公司具有超额现金而过度投资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