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偿下考虑私人不公平厌恶的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5 01:15:26

全文总字数:6778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PPP项目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很有可能伤害到对手方的利益,因此权衡额各方利益使目标主体达到投资利益最大化是PPP项目的最优投资形式。因此,在PPP项目中各利益方如何做好投资决策,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至关重要。本文在了解学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私人公平效用函数来表明政府补偿机制给私人投资者带来的效用大小,并由此建立基于政府不同补偿情景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模型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质,为解决PPP项目中的各方投资决策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PPP项目;政府补偿;私人投资者;公平偏好;投资决策

一、引言

PPP项目以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双方互惠共赢为特征,是当前社会中普遍运用的投资形式。我国拥有很多承包商,其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特别是国企,纷纷以个体企业身份参与到PPP项目投资领域。这些企业和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公共设备的融资、建造、经营、维护等,抢占建筑市场产业链高端,从中获取利润。与此同时收益与风险总是并存,因此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投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论直接决定了PPP项目投资的成败。为此,本文基于私人公平偏好,考虑政府事前承诺保证私人投资项目的特许收益以及事后根据项目实际收益与特许收益的比较而给予私人一种广义上的补偿,从而建立相应的PPP项目投资决策模型,以使项目各方达到利益最大化。

PPP作为一种典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服务提供了很好的运行思路,解决了政府部门财政紧张以及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PPP模式因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完全契约性,导致政府和私人在决策过程中产生风险分担、公平偏好、利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PPP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学者关于PPP项目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PPP模式的研究颇为成熟,很多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PPP管理机构对风险管理项目、融资合作关系、特许权期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Fearnley(2004)根据项目实际运营绩效,研究挪威城际轨道的补贴问题;Ho通过建立公私博弈模型,讨论政府事后补偿的范围大小;Tan(2010)基于双目标规划模型研究了政府补贴与项目收费的联合决策问题;Fehr和Schmidt(1999)建立了FS模型,该模型由于简洁和可操作性已被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等行为运作领域;Cui和Ozgun分别假设市场需求在线性和非线性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了零售商产生公平偏好行为的两阶段供应链协调问题;Debruyn和Bolton(2008)认为处于劣势地位的决策者更倾向于关注自己收益和强势决策者的比较;Loch和Wu(2008)还通过引入己方关注对方的参数,构建了更加简洁的公平效用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供应链渠道合作研究;Ho和Zhang(2008)则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供应链环境中的这种公平关切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性,但尚未展开行为决策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