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文 献 综 述
一、从国外文献来看,第一,关于消费的理论主要是将凯恩斯消费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之后,在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之下,消费理论趋于成熟。美国经济学家J. Duseberry(1949)的《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间接说明了消费对经济周期的稳定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Harvey.Leibenstein(1950)在《消费需求理论中的跟潮效应、逆潮效应和凡勃伦效应》中根据消费需求动机的不同,将消费需求分为功能性需求(functional demand)和非功能性需求(nonfunctional demand)两大类。他还全面分析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外部效应问题,在许多方面发展了消费行为理论,他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后来炫耀性消费理论的基础。
Zelds (1989)使用面板数据对两种群体的消费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受到信贷约束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低,而不受信贷约束的消费者消费水平比较高,因而他认为通过消费信贷的发展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第二,国外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对农村的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 T. Patrick(1966)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的两种模式:(一)“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二)“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他认为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此后,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及供给和需求。美国学者Paul N.Ellinger和David L.Neff(1993)运用两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七个因素进行了分析。Mire Devaney和Bill Weber(1995)通过评估一个农村银行结构的动态模型,测试了美国的农村银行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农村的银行政策必须持续地促进现行的和潜在的竞争。
第二个是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供给主体的研究。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三个金融形式构成,即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由于市场型合作金融理论成为趋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经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合作金融的范围,农村商业性金融以及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成为学者的研究方向。Wyn Grant和AnjeMac Namara(1996)通过对农村专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访问分析了英国和爱尔兰农户的外源资金提供者的情况,讨论了两国农业贷款机构的发展及其随后的商业化。
同时指出大农户往往能更好地利用借款机会及新的金融工具。BrianP.Cozzarin(1998)创立了农业部两大契约关系的概念模型(联盟和一体化),得出最优化契约和一体化组织形式是比合作金融更重要而且有效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结论。
第三个是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研究,其主要集中在对政府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关系及其干预方式和程度的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