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地区畜牧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1.文献综述
1.1国外文献综述
John G. Gurley和Edward S. Shaw的金融理论和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后McKinnon和Edward S. Shaw于1973年先后出版了《货币与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著作,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欠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发展,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第一次从金融的角度探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金融市场具有使较贫穷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更快、更稳定的作用。Hugh T. Patrick (1996)发表的《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关系上农村金融供需关系的两种模式,即“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和“供给领先(supply-leading)”模式。“需求追随”模式强调随着经济的增长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更多需求,农村金融组织、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都是围绕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要求而产生的,从而金融不断发展;“供给领先”模式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即农村金融组织、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金融服务要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
在关于畜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Gopi M.(2018)发表的《畜牧业对印度经济的贡献、特点及未来展望》一文中讨论了财政限制对于印度畜牧部门取得进展的影响。长期以来,农业和畜牧业一直是印度经济的一部分。印度是世界上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牛奶产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有助于增强妇女权能,并为许多边缘农民提供生计。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中,只有发展以畜牧业为主体的农业型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除非政府政策的投资重点不是农业和畜牧业,否则政府的扶贫项目是不会成功的。印度的真正发展只有在农牧业部门获得最高优先投资,并将最新技术与传统知识结合起来时才能实现。
1.2国内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以及政策的变化、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论证都有比较深刻的论述,但涉及畜牧业与金融发展的研究内容并不多见。
在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赵红丹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使用1978—2009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刘翠(2013)采用31个省市自治区构建四维评价指标体系,从金融支持的深度、宽度、广度和力度四个方面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得出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效用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吴俊杰(2020)《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以金融深化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深入分析了农村金融支持不足的表现与原因,并进一步阐释金融支持对我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路径。在理论分析、实践检验以及国外借鉴的基础上,从金融制度改革、支持体系建设、金融工具创新与市场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策略。王艺霖(2020)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支持主要包含政策性、合作性、民间性以及商业性等几个方面,但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金融业的改革,建立健全金融体系,并深入开展农业转型,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金融支持促进畜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上,区域性研究成果积累较多,关于各省市畜牧业的发展问题都有相关成果的表述。胡本胜(2012)针对呼伦贝尔市金融服务不足、信贷资金仍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需要等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分别从财政、保险、银行、企业、牧区自身信用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就金融如何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展了调研,提出了一些支持路径,以企促进甘南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牛成达、路强(2015)对金昌市的畜牧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有畜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信贷规模与畜牧业的发展不协调。针对此提出了不断创新金融贷款业务、发展畜牧业保险业务、创建畜牧业产业链、积极发挥政府职能等建议,以便加强金融信贷对畜牧业的支持和服务,进而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连晶晶、王秀芳(2017)指出河北省畜牧业的发展长期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严重阻滞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并提出实现河北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重要途径是拓宽畜牧业的融资渠道、建立信贷担保机制以及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