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文献综述

 2022-02-28 22:55:28

文献综述

  1.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工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在指导思想中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发展一直被视作发展大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党中央政府给予农村农业高度的重视。对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及时准确地给予政策扶持。以农业保险为例,自1949年建国,农业保险发展极为坎坷,经历过发展、整顿、再发展的过程,农业保险最终被划分成政策性财产保险。2020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导致农业发展受损严重,应党中央要求,全国各地均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发展复苏,例山西省积极推行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初步建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央补贴 省级补贴 县级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湖北武汉地区农业部门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

然而,三农经济发展限制较多,需政府民众等多方不断磨合改进。首先,“三农”经济自身发展受限,抵押融资较为困难。其次,《农业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采取政策引导、市场经营的总体模式,但市场化经营与农业保险本质属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种植与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产业性,由于环境风险的不可控性,易导致损害的全域性。此外,保险的发展运营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数法则,农业发展的盈利性以及风险性使得农业保险的运营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如何妥善规划农业保险的发展以便于保障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于政府而言是举足轻重的。

  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2.1农业保险发展的探索阶段(1949~1958)

建国初期,国内形势严峻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重新建设的任务,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国家在共同纲领指导精神下发起了“土改”运动。由于之前遭受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约束和战争的破坏,加上生产工具缺少、自然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导致农业经济负重前行。1949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面简称人保)宣布成立,我国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经营保险业务的道路,农业保险也应运而生。随后几年,人保公司不断探索农业保险业务,保险标的物逐步扩大至耕牛、马、驴以及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农村生产集体根据其具体情况自愿投保,在市场条件的不断改善下,1952年牲畜保险在多地试办成功,反响良好。1951年全国保费收入达1824亿元,随后一年即增长至3270亿元,保险赔付率也由7.6%增长至44.9%,牲畜保险的承保量在当时达到1400万头。


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学会,1998:315~317

1951年在牲畜保险初步试办成功的基础上,牲畜保险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阶段政府对农业保险业务干涉较少,由表1可见,1951~1952年由于保险公司增加承保种类,扩大承保范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9%。在牲畜保险的开办过程中出现盲目冒进等问题导致保险资金混乱账目不清,根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的牲畜保险的赔款款项约占保费收入的50%,其中尚未计算防疫补助和管理费用。由于承保过程中资金难以厘清,1953年起农业保险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欠费等均做呆账处理,赔付率飙升至438.9%,人保决定暂时停办农业保险业务。1951~1953年农业保险业务赔付率呈指数式上升,涨幅远大于保费收入涨幅,很显然这个阶段农业保险发展不完善,保险承办和赔付机制存在较大漏洞。由于农户投保热情高涨,1954年农业保险复办,牲畜保险业务至1955年承保标的物近50万头,次年数量增加至430万。由于承保过程中制度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增大,至1958年人保公司决定停办国内农业保险业务。

2.2停办阶段(1959~198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