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评价》
文献综述
一、前言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 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就切实而明确地指出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长期以来,以银行业为主的间接融资始终在我国社会融资中占主导地位,银行主导型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协调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效率低下,不仅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使金融风险集聚。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本课题从我国目前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面临的矛盾等方面入手,分析评价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并提出相关可行建议。
二.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一)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
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和金融风险防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系统性变化。如何引导金融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关注的重点。
曹建华、李风琦在《新形势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对策分析》中指出,为应对经济新常态,中央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并实施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应对之策。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去产能、去杠杆还是去库存均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降成本和补短板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微观层面表现为:房地产调控下的消费低迷导致传统制造业陷入困局;从中观层面表现为:二元结构下的利益分化加剧导致改革动力不足;从宏观层面表现为:现行发展模式在国内外遭遇实质性挑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