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银行资产业务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04-30 22:08:25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基础理论

2.1.1货币替代理论

卡鲁潘切提(V.K.Chetty)在1969年提出了货币替代的思想[1],其所涉及的货币替代是美国国内的准货币与货币之间的替代。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因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综合考虑货币的持有成本的行为,选择效用最大化的货币资产组合。McKinnon(1985)将货币替代分为直接货币替代和间接货币替代。直接货币替代是指,在同一经济区域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货币之间存在着竞争,主要发生在金融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间接货币替代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因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对持有的同一种货币与非货币资产以及以不同币种表示的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比例进行调整。

货币替代理论的相关理论模型

(1)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2]

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服务性的功能。货币持有人为了获得最大化的货币服务,会在给定的资产约束条件下,根据持有的本外币的边际收益和机会成本来调整比例。其函数表达式为:

其中,为本币名义持有量;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为外币名义持有量;表示替代弹性;、分别表示本外币余额所提供的货币性服务的权重,即持有货币的边际收益;、分别表示本、外币的利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表示随机扰动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