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金持有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相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公司现金持有与公司各方面息息相关,同时,现金持有也是公司治理有待解决的难题,关于现金持有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1936年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假设,不仅在宏观层面对货币需求提出了相关分析,在微观层面上也提供了相关的思路。随后融资优序理论以及代理成本理论的提出,一直在不断的完善现金持有影响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
超额现金持有是指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持有现金与理论出发企业应当持有现金的差额。企业里当持有最佳的现金持有水平,并且种种成都可以满足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之中的企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但是在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有着诸多可能的因素会影响这一持有水平。
本文已上海证券交易所和盛政交易所上市的证监会行业分类下的制造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出100家上市公司2014年到2019年的财务数据,来进行现金持有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依据Opler(1999)预测企业最佳现金持有水平经典模型进行修正,保留了自由现金流、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和净营运资金,并且为了体现企业的预防性动机,还加入了现金流波动的指标。
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 现金持有;经营绩效;
一、文献综述
1.现金持有的相关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
现金持有可以保证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并且与公司日常的经营生产密切相关,持有一定的现金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流动性,来应付企业日常经营的投融资需求,同时避免临时募集资金需要支付的有关成本,也可以使用这些持有的现金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相关的问题提就不断涌现,凯恩斯在1936年提出了关于货币需求的相关理论,将现金持有的动机分成了三类动机,具体分为:预防性动机,投机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其中,具体而言,预防性动机则是企业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而持有的现金;交易性动机是指为了能够维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将现金储备于企业中;而投机性动机则是指企业为应对未来会出现有利的投资机会而储备现金。
凯恩斯认为公司存在最佳的现金持有量,运用经济学上的边际成本概念,建立了交易成本模型(,确定了公司现金持有量的最佳值。该模型由两条边际成本曲线(即现金短缺的边际成本曲线和现金持有的边际成本曲线构成,当这两条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时,交点即为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当偏离交点时,都不是最优的现金持有量,通过适当调整现金持有,可以实现更大的利益。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