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各方面均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总结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相关的文献,通过本文的整理和总结,为论文《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做理论准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美国经济学家肖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书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认为造成发展中国家贫穷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资本的稀缺,更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的使用效率低下,从而抑制了经济增长。他们认为,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利率自由化的改革方案。麦金农和肖认为利率管制的放松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实质,利率能够反映资金的稀缺性,并且高利率能刺激储蓄,为企业的投资提供资金的来源。
1998年,赫尔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该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投资行为有代理成本,而控制贷款利率能够减少投资的这种成本。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政府对银行部门有选择的干预有利于金融深化,并提出了经济比较落后,金融发展较慢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管制政策。赫尔曼的研究表明,如果存款利率控制得当,那么金融约束是有益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如果控制的力度太大,那么资源的配置就会发生扭曲。经济学家马塞耶松的研究表明,规定一个取消存贷款利率上限和货币增长率的时间路径,政府能取消利率限制和解决金融市场的扭曲,同时又能够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
1981年,根据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的研究结论,银行贷款利率的上升会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偿债能力强的低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利率过高而退出信贷市场,而偿债能力低的高风险企业则会充斥信贷市场,这将导致银行业的风险增大。
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法博齐和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共同编著了《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一书,该书研究了美国由于Q条例的实施而导致的金融脱媒现象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兴起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