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昆虫触角形态特征的昆虫分类系统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触角类型,各种各样的昆虫触角虽然有的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除有嗅觉、触觉和感觉外,还有其他一些功能。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的鼻子、指尖和耳朵。触角上面还长有许多不同形状的感觉器官,可用来接受和分辨气味。同一种昆虫的雌雄个体触角也有差别,因此可作为昆虫分类和性别鉴定上的一个依据。
2、研究目的和意义
鲁青喜在学报上发表的《昆虫的触角与仿生》一文中说道:“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数目最多的一种动物。被描述的昆虫种类数目现已有780,000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的种类数的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大多数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其触角的形状大小是不同的(有羽毛状、丝状、锯齿状hellip;hellip;)。同一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的触角在形态上也有差别。因此, 触角的差别在昆虫的分类上和性别的鉴定上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触角上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触角感器分为以下几种:刺形感器,Bouml;hm氏鬃毛,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瓶形感器,板状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钟形感器,耳形感器,芽孢感器。在李竹,陈力发表的《触角感器特征应用于昆虫分类的研究进展》中说:“不同类群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分布等存在差异,这为超微形态分类提供了新思路。[2]”。在《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中讲述了触角的生长对感器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昆虫中许多种类触角端节在孵化时就形成了所有感受器。随着每次蜕皮都加入新的触角节,相应的增加更多的感受器。感受器的分化随着触角的延伸而逐渐增加。[3]”。在《昆虫触角感器的种类及其生理生态学意义》中描述了触角上触角感器和分布:“昆虫触角上感器总数是巨大的。一般感器总体的分布情况是柄节、梗节分布较少,以鞭节为主,并向着端节的方向逐渐增多。在每个亚节上腹面与外侧面远多于背面和内侧面,内侧面的数目最少。一般昆虫触角上以化学感器为主,机械感器次之,温湿度感器数量最少,但此类感器很敏感。[4]”。
本课题主要从昆虫触角的外在形态,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提取图像特征并通过神经网络学习来分类不同类型的昆虫触角。通过《昆虫家谱 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触角》[5]”篇章中可知昆虫触角主要分为12类,分别是:线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羽状,膝状,刚毛状,具芒状,环毛状,棒状,锤状,鳃叶状。了解触角类型在昆虫的分类鉴定上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旨在设计一个可以识别上传的昆虫触角图片是哪一类触角类型的网站。
3、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