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浦河河道治理以及农田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概述文献综述

 2022-05-26 21:35:25

摘要: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本设计研究项目是将解决太湖上游轻工业工厂水质污染问题以及中游水土流失、河道侵蚀,以及下游农田规划和古代农业复兴等问题。致力于将中国古代的特殊农田形式加以改进并且运用于现代江南水乡的农田机理中,希望及可以向人们展示中国古人智慧也可以灵活的解决太浦河目前的河道现状。

关键词:圩田治理、古代农业复兴、湿地、河道治理

太浦河河道治理以及农田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概述

一、江苏长江三角洲流域河道分析

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 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 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本设计研究项目提出将太浦河升级为串联公民生活的轴线,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框架,并使其串联沿线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生 态系统和历史水乡古镇。项目采用了跨尺度的“地情-原型”方法,整合样本图绘、类型学研究和实验场地的原型设计探索,并将其贯穿于各个尺度,以评估如何将原型设计策略归纳为系统性的规划导则,并在区域尺度进行统一实施。本文总结的这种原型设计途径为中国自上而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适当补充,以更好地应对 愈加复杂的场地条件和更大尺度的空间规划需求。为更好地协调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巨型城市区的空间与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最初旨在调整区域交通、能源和城市服务的尺度 ,后逐渐将开放空间纳入规划范畴。同年发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了与开放空间相关的具体目标 ,主要关注生态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问题,但依然停留在定量描述和指标化层面。2020年6月,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发布 ,明确了蓝绿开放空间的比例及风景道路、绿道和蓝道系统 的长度和整体结构。尽管这是国内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其依然以功能区划为目标,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原则,忽略了这一生态和历史敏感地区的复杂性。

二、太浦河选址原因及现状分析

新建绿道网络,或赋予既有线性景观或基础设施新的空间功能,从而将其纳入公园系统,是整合碎片化开放空间的有效策略之一 [1]。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包括美国波士顿的翡翠项链公园、德国的埃姆歇公园,以及荷兰的新荷兰水线项目。重组后的开放空间 不仅能更好地发挥生态廊道和网络的作用,亦有助于增强区域社会文化凝聚力。线性公园系统在空间和功能层面将孤立的场地联系起 来,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归属感,并通过与一个地方或区域建立有形 的空间关系形成地方认同感。对于游客来说,线性系统能够带来全 新的序列性游赏体验,使其感受到一个区域的连贯性和多样性。

三角地区的开放空间并非一片白板。经过数百年的高强度开发,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口,有着从圩田演变而来的各类景观。受地形和历史条件影响,这些景观的特征也不一而同 。其中,太浦河是一个特例,其直线形态与周边景观的有机肌理格格不入。不同于自公元7世纪以来持续影响着江南地区发展的京杭大运河 ,太浦河未能推动沿线地区的发展,反而宛如异质性景观中的一道伤痕,将原有的城镇群、湖泊和林地割裂开来。近期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针对太浦河生态廊道提出了一系列环 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但仍未考虑河流沿线的景观异质性。规划根 据太浦河沿线的圩田景观基底划定了4个生态区(大湖区、溇港区、湖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开放空间并非一片白板[2]。经过数百年的高强度开发,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口,有着从圩田演变而来的各类景观。受地形和历史条件影响,这些景观的特征也不一而同。

太浦河是一条全长57k m的排水渠,起于太湖、止于上海,横跨太湖流域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圩区。该运河于1958年开始分阶段修建,1995年竣工,发挥着重要的防洪、排水和灌溉功能,并于2016年开始成为上海大都市区的淡水供给通道。太浦河虽然只 承担工程功能且可达性较差,但由于河道平直、空间跨度较大,因此依然是该地区的主要空间参照物之一。近期的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将太浦河定位为主要生态廊道,进一步凸显了其战略意义。[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