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 Jones(1962)最早对资产证券化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原始权益人提供了流动性。Henderson(1988)认为证券化可以有效风险融资过程,将不同阶段的风险分担给不同的机构,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效果。
2008年次贷危机后,资产证券化饱受争议,“证券化——不稳定”的观点得到了更多支持。Kaufman(1999)最早提出了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流动性错觉,最终影响货币政策。Instefiord(2005)认为,贷款证券化可能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商业银行发行此类贷款的利差缩小,利润降低。Allen amp; Clarletti(2006)和Acharya(2013)认为,资产证券化强化了金融机构的关联性,增强了风险的感染性,会诱发整个银行系统的崩溃。Bervas(2008)提出了资产证券化之所以能够顺利运行,大部分原因在于市场投资者的信任。一旦失去市场投资者的信任,流动性的供给就会停止从而出现资产化信用链条的断裂,最终导致信用危机。
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的现代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也较为缓慢。起步阶段国内学者的研究一般都基于国外研究的基础再进一步因地制宜地剖析解读。1998年,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分析在我国掀起了热潮,张超英、翟祥辉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系统理论《资产证券化—原理、实务、实例》。2004年,姜建清编著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系统地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从理论和案例层面深入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随后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获准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首批试点。
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叫停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国内学者结合了我国基本国情与此次次贷危机事件,具体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宋宸刚(2008)提出证券化机构应对资产证券化的业务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洪艳蓉(2008)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不足提出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公信力等建议。付丽和赵娟霞(2012)通过分析“开源2007年第一期信贷支持证券”得出基础资产选择不恰当,资产池的质量偏低的结论。李丛文(2015)利用系统分析法证明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短期可以降低银行的系统风险,但长期来说银行的关联体系关联度上升可能会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增加的观点。
(二)研究主要成果
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外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Morris(1990)等人分别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Joseph amp; Anthony分析了美国过去20年资产证券化的演变进程和效果,论证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Calrlstrom(1993)解释了资产证券化的内部原因。从微观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参与者收到了利益驱动和政府的推动;从宏观角度来说,资产证券化提升了资产分配的效率和水平。Dionne amp; Harchaoui(2003)分析1988到1998年美国证券化的数据后提出信贷证券化可以降低银行风险,减轻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压力的观点。Louistina(2006)等人认为,证券化所具有的低成本融资和高流动性的特点,促使银行倾向于抵押贷款证券化,深入发展了抵押贷款二级市场。Chaels amp; Anne(2012)深入分析了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