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便携式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MID 等)随时随地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一种学习形式。移动学习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者不必被锁定在电脑屏幕前面进行学习,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进行学习。微型学习的出现与学习内容和媒介终端的微型化有着密切的联系。Theo Hug 是较早界定 微型学习概念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林德纳(Lindner)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微型学习产生于微型化、片段化、社会化、大众化与草根化媒介技术与内容的背景,被看作是通过移动 终端进行交互性学习的一种非正式学习模式。 伴随着微型学习的发展,微视频在移动学 习上所起到的良好作用也进一步呈现出来。微视频是指播放时长介于 5-20 分钟的视频,适合于所有终端浏览和交互的视频片段。微视频以创设情境、生动真实、形象直观、短小精炼 的视觉效果吸引受众。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 “微”字:微时长但意味深长,微容量但含蓄隽 永,微制作但精致细腻。在国外,以可汗学院与 TED 教育为代表的 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究。他们借助电脑或手机、录像机等将教师的语音讲解、屏幕演示录制下来,经过后期编辑优化后,将之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些录制下来的教师授课微视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学习知识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动手实践的操作平台。它在课堂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述、探究过程的演示、课后的练习等。
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比较领先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 大部分的研究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 如无线网络的安装等,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也有一部分在开发一些基于无线通信的简单应用, 如无线答疑等。更多的研究是关注如何利用无线通信为学习者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 从终身学习的诸多课程现状来看, 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 存在的问题是大多照搬普通学校的培养模式, 强调全面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方法不尽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的是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 以“教育超市”为隐喻所提供的各类课程, 都是针对干部这一类特定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所设计的, 体现了“实用”而不追求“系统”这一最重要的特点。 e- Learning 研究领域已经开始关注如何为成人的移动学习设计既符合成人学习特点, 又符合移动学习终端要求的课程。国际上甚至有专门致力于微型学习的研究组织, 并从2005年开始每年召开微型 e- Learning 学习国际学术年会。国际上在微型学习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 如何在企业/ 成人培训中发挥移动终端的功能; 如何为适合成人的微型学习设计微型知识点; 如何建构新的信息体系; 如何设计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等。
(二)研究主要成果
2010 年 11 月, 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 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 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 情和兴趣, 并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 全市共征集到 1700 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 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 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 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 娴熟的课程整合能 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全市“微课” 平台展播不到两个月,访问量就超过 15 万人 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成为了第三届(2011 年)“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
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为15分钟左右,既有利于学生的集体学习与巩固学习,也符合学生的心理个性化发展。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其目标是建设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192条《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并推广应用,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的写字能力和鉴赏能力,传承中华文化。
微课 “半翻转课堂” 课堂派混合式学习模型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型有助于开启课下以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是普通课堂教学走向智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趋势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