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风面积的计算系统文献综述

 2022-05-23 21:17:04

受风面积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摘要] CB/Z32-77是1977年公布的一种用于受风面积的标准。本文的内容为针对该标准建立一套完成的计算系统,便于专业从事该领域的人员对受风面积进行量化评估,提高计算效率,对推行国家行业标准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CB/Z32-77 Java MySQL

  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而中国的领海是指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如此广大的领海需要数量不少种类繁多的船舶进行开发利用,而设计新类型船舶和已有船舶适用范围的计算需求也越来越大,因为计算方法不一,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于是计算量巨大,对节约计算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为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需要复杂的计算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计算机优势巨大,可以很方便快速精确的得出所求结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但是有些计算需求并没有对应由计算机使用的计算系统,如于1977年发布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发布的指导性技术文件CB/Z32-77受风面积计算标准,当用户需要计算时只能按照该标准的步骤依次计算,得出各步骤的结果,最后汇总得出所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方法繁琐,效率不高,浪费时间精力等。

尽管有人对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良及优化,如由张建宝和周亿迎于2015年发表的基于S-H剪裁算法的船舶受风面积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与适用性,但对计算效率的提升并没有使用针对性的计算系统那么明显,没有适应现今信息化的潮流,还存在进步空间。

受风面积计算是设计船舶,判断船舶适用环境所需受风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船舶类型众多,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情况需要单独计算,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发布的指导性技术文件CB/Z32-77受风面积计算标准所提供的计算方法十分完善,但还是较为繁琐且复杂,计算起来十分麻烦,计算所需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渐渐成为不必要的成本,在此基础上,一个针对该标准的计算系统便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