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带来的物质需求也随之膨胀,城市生活垃圾体量与日俱增。
根据2018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2801.8万吨,同时无害化处理率已经达到99%,但是其中生活垃圾卫生以传统的填埋处理的占11706.0万吨,这意味着有大量可利用资源被浪费,占用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威胁着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健康。
在垃圾围城的困境里,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与认识不足的矛盾,传统垃圾分类习惯与国际化处理设施不相适应的矛盾,体制内与体制外生活垃圾收运、利用机制并行的矛盾成为阻碍问题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绊脚石[1]。
面对这些矛盾,国务院于2017年批准通过了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需要各城市在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分类、排放、收集、运输、处置等要求。
同时着重强调了收运、回收、终端处理等设施建设与前端分类工作的配套衔接,避免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分类效果,并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体系。
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求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到2025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要求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处理制度。
上海率先于2019年7月实施了强制性垃圾分类的实践。
但是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彰。
统计数据表示,对于最早试行垃圾分类机制的北京市,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仅为 16.92%-34.56%[2]。
城市垃圾处理链可以延伸成三个阶段,即上游的垃圾生产、中游的垃圾分类和垃圾转运以及下游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代表了基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三个阶段的优化[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