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背景
在农林业中因为病虫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往的杀虫剂的效率不高,即使有一些效率高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多年来,对于新型环保高效的杀虫剂一直在不停的研究。探索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新途径、新技术,其中利用昆虫激素,特别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苹果蠹蛾(Laspeyresiapomonella)是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1]。据报道,截止目前除日本外,世界各苹果产地均有分布,在我国最早发现于新疆,曾被农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对内检疫对象,现在已传入内地,是当前重点防治的检疫性蛀果害虫之一[2]。Roelofs[3]于1971年首次报道并合成了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E,E-8,10-十二碳二烯-1-醇(DDDOL),自此性诱剂便成为检疫、监测和防治苹果蠹蛾最有效的途径。虽然有关该化合物合成的报道较多,但其合成路线长、产率极低,或选择性不高,导致该化合物价格昂贵,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所以进一步研究该化合物的高立体选择性、高收率合成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昆虫性信息素,又称性外激素(人工合成用于防治害虫的又称为性引诱剂),是由同种昆虫某一性别个体的特殊器官分泌于体外,能被同种异性个体的感受器所接受,并使其产生一定行为反应或生理效应(如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的微量化学物[4]。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始于1932年,Korlson和Lnseher将其定名为性信息激素[5]。直到1959年,德国化学家Butenandt才从50万头未交尾的家蚕BombyxmoriL.中鉴定出第1个天然性信息素成分蚕蛾醇(E,Z-10,12-十六碳二烯-1-醇),并获得了12mg性信息素天然产物[6],从此揭开了自然界的一个新奥秘,极大推动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程。目前,昆虫性信息素已成为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多数昆虫是由雌虫释放性信息素来引诱雄虫进行交配。部分雄性昆虫也可以释放性信息素,但在虫害防治应用方面作用不大。释放性信息素的昆虫虫态可以是幼虫,如二点叶螨和欧洲红螨;也可以是蛹,如Anisopteromaluscandrae蜂;还可以是成虫,如鳞翅目的蛾类和松突圆蚧[7~9]。
至今,已鉴定出约2000种昆虫性信息素,国外有百余种昆虫性信息素已商品化生产[10]。由于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具有高效、无毒、无污染、不伤害天敌昆虫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对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经济、简便、高效的昆虫性信息素人工合成技术是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进行虫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摸索最佳合成途径方法、提高产物纯度是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合成方法的不断改进,许多昆虫性信息素已经突破实验室合成范围,实现了批量生产,为大面积控制虫害提供了物质基础。
1.苹果蠹蛾雌性性信息素的应用发展历史
(1)Roelofs等(1971)第一次通过气相色谱(GC)和触角电位实验(EAG)鉴定出苹果蠹蛾雌性性信息素主要成分为(E8,E10)-十二碳二烯醇[codlemone,(E8,E10-12:OH)]。随后,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分析确认了它的分子结构(图1)和在雌蛾性腺中的存在形式(Berozaetal.,1974;McDonoughandMoffitt,197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