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参考文献
-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城市空间格局的概念
“城市空间格局'似乎已经认定为约定俗成的基础概念(汪劲柏,2006),各类文献中常常将其与城市空间结构混用,视为同义语。-般而言,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面的投影,是城市地域各种空间的组合状态(柴彦威,2000)。城市空间格局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且各影响因素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也表现出复杂性和随机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相应的演变规律。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发展的骨架,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城市发展政策和城市整体建设策略在空间布局上的具体体现[1]。城市空间格局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变化,而且引导着城市的功能建设,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城市空间格局一直是多门学科竞相参与的研究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有不同的着眼点,如地理学主要强调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学偏重于解释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经济机制;规划学注重规划构思到表达的格局构建过程,体现在城市规划图形表达与文字描述之中。在规划设计领域,城市空间格局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划者采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来引导城市发展,但对于现状格局(规划周期内某一时间节点的格局状态)的关注不够,现状格局不仅为现状与规划的空间格局对比、演变、定量分析提供方法支撑,也为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发生现状与规划不符的缘由探究提供支持。城市土地利用形式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己有的城市空间研究理论多围绕土地利用形式展开,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均是以研究土地利用区位来反映城市空间要素的布局和演变。后期,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和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等理论也均以研究城市各类用地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来反映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城市空间格局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抽象,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的结构与形态。
1.2目的及意义
城市空间格局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实质上是一种未来发展蓝图。然而,城市空间格局是动态的,规划周期内某一时间节点的现状格局不仅为现状与规划的空间格局对比、演变等提供方法支撑,也为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发生现状与规划不符的缘由探究提供支持,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从城市现状入手来洞察城市空间格局的现状与走向?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空间格局要素通过综合与抽象,以不同组合方式在空间上的布局。目前城市空间格局要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实证法和模型法,实证法数据获取不易,模型法在识别标准、合理性运用等方面研究也较为弱化。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提取出城市空间格局要素;提取后的各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成的布局模式又有哪些模式;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模式研究主要关注模式的定性提炼过程,而要素的形态特征及其组合形式缺乏相应的模式判别和表达的方法支撑。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可望建立一种新的城市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发展的骨架,引导着城市的功能建设,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很多城市正面临空间重构与调整的历史机遇。一个剧变中的城市,其空间格局必定处于动态的变迁与发展之中,而从宏观角度观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可以洞察到城市发展的基本走向和未来趋势。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