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DMSP/OL的城市边缘区识别设计方案
—以南京市为例(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国外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起源于1936年HerbertLouis[1][1]林城市增长物理边界进行研究时发现的,他认为:城市向外围扩张的过程中是具有时序差异特征的:城市的外围地区首先会由一部分具有相对停滞分离特征的区域,组成一个城市边缘带地区(fringe-belt ),随后,在城市的一步一步建设中,这些地区会被逐渐吞并,变成城市的一份子.1942年,R.B.Andrews提出了城市边缘区(Rural-urbanFringe)概念[2][2]. 对城市边缘区的划分最初主要采用简单定性的研究方法。L·鲁斯旺提出将城市建成区外10km左右的环城地域作为城市边缘区地带,巴特尔姆克斯(PeterBartelm-ces)则以城市核心81 km2作为城市边缘区划定的依据,弗里德曼(J.Friedman)认为城市周围9km为城市边缘区界线,伯里安特(C.R.Bryant)则以城市向外延伸6-10km“的范围划定城市边缘区[3][3]。这种划定方法的实质是以与城市建成区的“距离”来进行划定城市边缘区的范围,但是这些“距离”指标只能粗略得到城市建成区的空间范围。
国内对城市边缘区的划定主要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类型是认为城市边缘区即为郊区的。崔功豪认为我国城市边缘区即为郊区,提出我国城市边缘区随着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农业型边缘区发展阶段、半工业型边缘区发展阶段以及工业型边缘区发展阶段,同时对上海、南京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涂人猛认为武汉的城市边缘区即时指武汉的三郊四县,分为内层边缘区、中层边缘区以及外层边缘区,同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三个层次的范围会发生变化。以郊区作为城市边缘区方法简单,范围较明确,同时以郊区作为城市边缘区资料获取简单,但是这种方法所划定城市边缘区范围过大,包括了远离城市地段的纯农用地地段。[4][4]
第二种类型是以行政边界以及道路要素进行划定。顾朝林认为城市边缘区的内边界应该以街道为界限,外边界则以城市物质要素的扩张范围为界,认为广州市内缘区包含天河区、海珠区、芳村区花地水道以东、白云区石门金沙度假村-石井镇一三元里镇一同和镇以南,而城市外缘区为黄浦区、白云区、番禹县的沙湾水道以北、芳村区花地水道以西和南海县东北部地区。王国强在划定郑州市城市边缘区时,以四周外环路的外侧为界限,北边以北环路、西边以西环路、南边以南三环路、东边则以107国道各外环线外侧作为界限[5][5]。本超基于北京环路分析了北京市城市边缘区范围的变化,认为在改革开放后到1992年之前,北京市城市边缘区位于二环以外的地段,至19%年前后边缘区边界扩展到三环左右,而19%年以后,城市边缘区的范围已经延伸至六环。结合行政边界和道路的划定方法比直接将郊区作为城市边缘区的方法更加精确一些,但是这种方法对主要依赖于经验判定,主观性较强。
第三种类型则是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来界定。陈佑启选取了5类20个指标,基于最大距离衰减系数以“断裂点”法对北京市城市边缘区进行了限定,根据各方向上最大距离衰减值显示内边界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外边界呈现剧烈的不规则性。李世峰基于人口、用地、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边缘区中部分地区进行了分析,从不同尺度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并对其城市化程度进行了分析[6]【6】。林坚根据非农化建设密度和土地权属特征两个方面,利用门槛值法、空间叠加法对北京市城市边缘区地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该地区城市边缘区分为城市景观主导型地域以及乡村景观主导型地域两种类型。
第四种类型是遥感影像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界定方法。第四种类型是遥感影像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界定方法。程连生以市地、农地、交通用地、水面和其他用地五种地类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计算城市景观紊乱度的嫡值,并依据嫡值的突变特征进行城市边缘区的划定,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应用[7][7]。章文波将TM影像与滑动t检验突变检验方法进行结合,基于城市用地比率指标进行城市边缘区的划分,并对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的范围进行了划定。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