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模型构建方法的探讨文献综述

 2021-09-27 20:38:0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1课题背景数字高程模型是使用数字形式来描述地形表面的模型,是以微缩的形式再现了地表形态起伏变化特征,具有形象、直观、精确等特点。

它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是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DEM不仅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和水利工程规划,而且也被用于土方工程量计算;地貌特征线往往是一些重要自然现象(如土壤、植被、地表侵蚀、微生态环境等)的分界线,因而在地学分析中引入DEM,对于一些坡度图的自动生成和图形的叠加分析等方面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技术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尤其是遥感技术)及对海量空间数据处理、管理和综合空间决策分析应用的发展,GIS作为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迅速壮大,成为我们认识、研究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地球不可或缺的技术。

众所周知,GIS的核心功能是空间分析,处理的也是空间数据。

如今,我们研究的数据也从2维扩展到了3维甚至多维,因而基于GIS的3维分析成为了众多专家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市场上各种GIS软件纷纷提供了自己的3维分析模块,提供可视化功能,其基础核心就是DEM。

1.2研究现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摄影测量实验室主任C L Miller首次将计算机与摄影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道路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1]。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解决道路设计这一特殊工程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概念digital terrain models,即DTM(数字地面模型),而DTM的简化模型则是DEM。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被提出来以后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随着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高程模型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