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温敏负荷的用户负荷辨识及交互研究文献综述

 2023-08-08 16:51:12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课题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能源的转型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导致了智能电网发电侧能源的转型。可再生能源已逐步成为社会发展所依赖的能源之一,大规模地接入智能电网。然而,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波动性等特点使得电网难以维持供需平衡,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5]。为了匹配负荷需求,人们也使用了一些发电调节方式来维持供需平衡,然而这些基于发电侧的传统调节方式具有成本高、效率低、反应速度慢等特点,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因此电力市场亟须改革以维持电网的高效、环保、可靠。

在这一严峻挑战下,人们开始将目光放在了需求侧调节上。随着先进计量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电网通信基础设施的增强,电力系统各环节已逐渐出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局面,形成了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实现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高度融合[7]。在泛在物联网互联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手段引导,用户本身可以参与到电力系统调节中去,从而可以达到削峰填谷、平衡间歇性能源波动的目的[4][6]。这种将用户作为资源投入电力市场的现象称之为需求响应(DR)。

DR最显著的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升了电网的可靠性,保证了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高渗透。尽管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成本较低,但相关系统成本较高,当利用互联系统提高了需求侧灵活性时,就可以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发电量需求、输配电网络的拥堵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2、DR的分类:

具体来说,DR根据用户不同的响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基于价格的响应和基于激励的响应[2]。

基于价格的DR(price based DR)即用户根据电价所作出的响应,具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分时电价:TOU(Time of Use Pricing),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价格机制,用电低谷价格下降,用电高峰价格上升,如峰谷电价、季节电价等[8];第二种为实时电价:RTP(Real Time Pricing),与TOU比它有着更快的电价更新周期,周期为一小时甚至更短,因为TOU无法应对短期容量短缺,因此RTO更为合理;第三种为尖峰电价:CPP(Critical Peak Pricing),RTP对于量测基础设施和营销系统有较高要求,初期可以结合TOU以及动态的CPP,CPP价格预先设定,提前一定时间通知用户,可以起到抵御突发用电高峰的效果。

基于激励的DR(incentive based DR)即用户根据电力公司因减小负荷给予的激励所作出的响应,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直接负荷控制:DLC(Direct Load Control),DLC执行机构远程控制用户设备避开高峰,提前通知;可中断负荷:IL(Interruptible Load),类似DLC,不过需要得到用户同意方能控制设备开、关;需求侧定价:DSB(Demand Side Bidding),改变用电模式,以竞价形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紧急电力需求响应:EDR(Emergency power Demand Response),电力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时,供电方为用户减少负荷而提供补偿,用户则自愿选择参与或放弃。

几种基于价格的DR特性曲线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