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国内外研究发展
建筑电气广义的解释是:建筑电气是以建筑为平台,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空间内,为创造人性化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建筑电气狭义的解释是:在建筑物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含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等),创造一个人性化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统称为建筑电气。[1]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其中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当属高层建筑中最为关键的三个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综合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各方面相同或相类似的缆线、接续构件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关系组合而成为整体。[2]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含门禁及停车场管理系统)等若干子系统。[3]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来确定,设计者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火灾报警系统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4]
智能建筑的发展史,是一个慈宁宫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也是楼宇设备监控的演变史。早期的超高层大楼一般设备非常多,诸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保安系统、消防系统、停车场系统等各种专业系统同时共存。操作和控制这些系统,仅靠中央临近室很难实现。80年代,微电脑技术的崛起再加上信号传统技术的进步,基本上实现了所有设备都可以显示于大楼内的中央监控室,并且较容易地进行操作和管理,从而提高了效率。
智能建筑是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城市广场,仅仅二十年里,美国已有上万座智能建筑。目前,日本新建的大型建筑,大概60%都属于智能型建筑。[5]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已建和在建几十座高楼大厦都采用了建筑智能化系统。人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享受到智能建筑带来的方便、安全、便捷和效益。中国智能建筑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至2001年底,国内已建成的智能建筑约有2300幢。目前在建的智能建筑大厦已转向大型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据相关数据预测,21世纪以后中国的智能化建筑将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在我国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现代建筑作为城市的信息单元,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它的高速发展是必然趋势。[6]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未来发展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建筑工程智能化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趋势。[7]建筑技术智能化,是一种我们提高建筑发展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以希望智能功能的配置,提高效率,降低了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对能源精化利用,使建筑更加实用,健康的目的。[8]
建筑智能化技术可以大致从五个方面体现: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安全防范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住宅小区智能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信息可靠性差,机子的运行速度很慢,使计算机集散式控制方式替代了集中监控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一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得到了发展,主要表现有:现场总线的一些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设备系统中,技术也逐步成熟;由于对网络技术和可靠性等的深入钻研,以太控制网络的诞生;控制网络技术也慢慢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监控和集成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技术都逐步向实用性发展。建筑电气的发展使得安全防范从相对独立慢慢过渡成各个之间的联动。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部分相连,由此产生以建筑设备监控为主的系统集成方式。[9]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新的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以及新控制系统的不断出现,如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分布式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智能建筑中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化电气必须依赖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够得以实现。[10]智能建筑今后应当向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必须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筑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信息、控制、管理与决策,智能化、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11]
智能化建筑是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城市、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智能建筑一方面要适应绿色环保主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智能化建筑的特说功能要求,适应其动态发展的特点。中国的智能化建筑从设计到有效实施任重道远。[1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