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秸秆热解特性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08 20:13:18

全文总字数:4738字

芝麻秸秆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摘要: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总量第四位的能源。预计到21世纪中叶生物质能源将占总能源使用的40%。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主要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麻类和糖料作物等5大类。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规模比较大,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秸秆。芝麻秸秆是生物能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我国芝麻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的处理本来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直接焚烧和掩埋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如果能够深入研究芝麻秸秆的热解特性并运用到生物质能利用中,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仅解决了农业问题,也带动了能源行业的发展,同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有巨大的正面效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总量逐渐增加,传统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快速消耗导致其储量匮乏,按照当前的能源消耗量,预测在 2000年至2050年间燃料消耗可能会增加一倍[1]。因此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使寻找开发一种新型可替代的可再生能源的任务迫在眉睫。生物质能约占世界能源的14%,是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石化能源之后的第四大能源,主要优点为可再生性,低污染,总量大,分布广泛等[2]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主要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麻类和糖料作物等5大类。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发展规模比较大,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秸秆。倘若采用传统的焚烧处理方法,于环境不利,大量堆积又会占用农村土地面积。无论地区政府,还是环境保护部门,都要对秸秆处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起足够重视。结合区域情况,探索科学性与可行性兼备的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使用秸秆发电、栽培食用菌等,保护农业生态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3]。据统计,我国各种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亿吨,占世界作物秸秆总产量的20%~ 30%[4]

生物质能的具体转化途径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三种,生物质最终可以被转化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热能和电能等二次能源。物理转化是指生物质成型,成型后的燃料挥发分高,发热量并没有提高,同时成型过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生物转化主要是沼气技术,沼气的热值在 20.8~23.6MJ/m3,属于高热值气体,但生产沼气对生产条件的要求较高,例如温度低于 10℃时,产气率很低;化学转化包含直燃、气化、热解等,其中直接燃烧后的烟气处理问题没有经济性,气化技术中的集中气化,原料的运输受半径的影响,单条生产线的处理规模较小,气化发电只有在10MW以上的机组才有经济性,若是分散气化,没有集中的缓冲设备,产气量不稳定,在农村也不能达到劳动强度集中、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生物质热解气体的热值在 15~17MJ/m3,属于中等热值的气体,并且热解的条件温和,较容易控制,单条生产线的投资比较低,产品的可调幅度较大[5]

热解技术能够将生物质能转化为固体、液体、可燃气体等主要能源产品。热解得到的气体成分可以作为燃料,也可以将其作为化工原料;生物油可以合成高级的燃料油;固体半焦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对其进行气化作用,经过进一步活化后可以用作活性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