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高校学生教育培养水平及高校人才素质成为了现在人们越发关注的核心问题。
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了要大力支持在校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并提倡大学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将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聘用教授的必要条件;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工作重点。
最近几年中,各省高校相继进行了本科教学的审核评估的工作,本科教学改革的陆续推进,预示着注重人才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心,而人才培养最基础的落脚点则在课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极其重要,而其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课堂消极沉默状态则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大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高等教育的课堂,本应是师生双方知识的双向交流、思维的相互碰撞的平台,但实际上却往往是教师平铺直叙、大学生缄默不言。
如此现状下,大学能否提供高质量教学、能否承担起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乃至大学课堂的存在方式是否合理,都令人难以认可和信服。
因此,课堂沉默是一个需要由表及里、根本解决的重大的教育问题。
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课堂沉默成为了目前大、中、小学课堂上的一种常见的教育现实。
从已有的许多文献来看,沉默现象大致分为了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两个大方向,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也大多集中在了积极沉默的正面影响和消极沉默的负面影响这两个方面。
2、国内研究现状:张林等发现现有关于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以规范性研究和质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且少有的定量研究也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难以揭示沉默及其相关变量间的关系.于是从大学生课堂互动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2个层面入手,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构建数学模型,深入探究引发大学课堂沉默的主要因素,然后对症下药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