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文献综述

 2022-08-09 15:16:40


《数学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地师生互动》

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梳理国内外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探讨和研究,厘清相关概念,为本研究建构清晰的理论基础。

1.前言

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课程正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教育人士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大大地提升课堂的效率。《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性等特点,仅仅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方式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但在目前,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互动有所欠缺,教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在数学的教育中,教师们应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地对概念、公式、数学方法等进行理解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师生互动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实,世界上许多教育界的专业人士们早已认识到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前前后后也有很多国内外的教育者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大量的研究,也有了非常可观的成果。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互动

“互动”一词,从字面上看,是由“互”和“动”组合而成,按照辞典上的解释,“互”是交替;相互,“动”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