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后进生转化的探讨
摘 要:后进生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后进生的教育管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方法实施教育,特别是爱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后进生,用博大的爱心感化后进生,讲究教育艺术,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实现其良好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素质教育;策略
后进生,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因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后进生在学业和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这部分学生大部分自觉性差,自卑感较重。自尊心是人前进的动力,教师的某种疏远、冷落或嫌弃都会伤害他们,使他们丧失上进心。而自卑感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缺乏信心,这种不良情绪状态又成为学习和活动的最大障碍,结果学习越来越不好,自卑感更加强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①自卑心理;②畏惧心理;③猜疑心理;④逆反心理。本文主要是探究前人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策略的综述。
一、促使后进生转化的方法策略
(一)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良好的班集体对于后进生原有的思想、行为是一种外在的压力,身在这种集体中的后进生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因而出现从众行为,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和行为以适应班集体的要求[1]。慢慢地,差生的从众行为由开始不情愿、不习惯,发展为比较情愿、习惯,最终被班集体同化,实现转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形成班级积极进取的氛围,让后进生在班级中找不到市场,想在课堂上讲话找不到同伴,想迟到找不到合伙人,想逃课找不到追随的人慢慢地,后进生也就被班级“同化”了。要善于运用健全的制度影响后进生,使他们产生“归同”感,不得不融入这一好的群体氛围中。在制定制度之前,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全班同学各抒己见,制定出他们自己认为合情合理的制度来,这样,大家才会认真履行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