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文献综述

 2022-04-14 21:00:30

森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研究进展

摘要: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占陆地碳库的绝大部分,但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容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森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对对科学经营人工林、改善人工林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固碳增汇、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概念,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相互作用以及林分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森林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森林土壤有机碳占全球土壤有机碳的73%[1],表土中近90%的土壤有机碳位于团聚体内[2]。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储存场所[3],对土壤有机碳具有保护作用。土壤有机碳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胶结物质,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结构和稳定性。植物的枝叶残体、根系分布、根系分泌物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都存在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除了反映土壤固碳状况外,还与团聚体的稳定性能密切相关,森林土壤中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是评估人工林对土壤质量影响的重要方面[4],研究森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状况,将为合理利用土壤、提高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提供依据[5]

1 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概述

1.1 土壤团聚体概述

土壤团聚体是由矿物颗粒与有机无机复合物凝絮、胶结所产生的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团聚体根据粒径大小主要分为大团聚体(>0.25mm)和微团聚体(<0.25mm)[6]。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决定土壤对风和水的搬运作用的敏感性,还影响着耕作土壤孔隙的大小,进而影响土壤入渗、产流、侵蚀及肥力状况[7]。土壤团聚体根据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团聚体和非稳定性团聚体,目前关于土壤团聚体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团聚体的稳定性是指团聚体抵抗外力作用或外部环境变化而保持其原有形态的能力,影响着土壤的一系列物理性质,特别是入渗和土壤侵蚀[8],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包括水稳定性、力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等[9]

土壤团聚体是衡量土壤结构稳定的替代指标,也是土壤肥力的调节中心。土壤团聚体在土壤中具有“三大作用”,即保证和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影响土壤酶的种类和活性、维持和稳定土壤疏松熟化层[10-11]。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特性以及作用功能十分复杂,既受土壤本身物质组成的影响,还受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10]。国内外已经通过不同方法、多种角度对土壤团聚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明确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

1.2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及组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