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植物源杀线物质,对众多的植物提取物进行研究,以期研发更好的杀线活性物质,为松材线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2.研究意义
松树是我国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是我国众多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材线虫病自北美起源,于1982年在我国首次发现,随后迅速扩散蔓延,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案例,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利益。因此,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成为了森林保护工作者们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努力攻克的难题。目前,人们已经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面相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效地延缓了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蔓延,但均未能从源头根治该病害的发生。随着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化学农药使用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对环境无污染的高效药剂来解决目前的困境。植物是大自然的瑰宝,其在与病虫害的相互作用、相互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合成具有驱虫杀虫效果的次级代谢产物就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机制。植物源化合物即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来源于大自然,相对于化学杀线虫剂,更容易被大自然所降解。因此从植物中获取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植物源小分子化合物并将其开发成绿色农药,对于线虫病的防治以及绿色农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1 松材线虫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研究现状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又称为松树萎蔫症,是一种由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mp; Bubrer 1934)Nickle 1970]引起的重大毁灭性的森林病害[1]。松材线虫的成虫体长约1 mm左右,雌虫的尾部为椭圆形,雄虫的尾部形似鸟爪状,尾端向腹部弯曲[2]。松材线虫从松属植物的伤口或裂口处侵入到树脂道中,并寄生在松树的体内进行取食,致使了松属植物迅速死亡,并且传播迅速,防治困难,发病部位隐蔽,容易对林地造成毁灭性的破坏[3]。由于松属植物染病后树脂的分泌会不断地减少,蒸腾作用加快,松针的颜色由绿转黄最终变为干枯的红褐色,因此松属植物火红枯萎的针叶成为了诊断松材线虫病的一项重要根据[4]。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导致松材线虫病在贸易往来中向全世界迅速地传播扩散,病情大规模的扩张立即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因此松材线虫己经被40多个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其中病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韩国等,大量的松树染病,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安全[5-6]。我国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现扩展至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6个地区,并有逐年迅速扩散蔓延的趋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对我国的松树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7-12]。
1.2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2.1 松材线虫病的病原研究
目前对松材线虫病的病原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松材线虫是惟一病原,另一 种认为松材线虫和其携带的细菌一起致病 [13-14] 。
日本学者Kiyohara, Tokushige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不同林分别用培养在多毛孢上的松材线虫接种14〜25年生的黑松和赤松及其它多种松树,综合结果,认为将线虫接种到木质部才会使松树致病[15];Mamiya用松材线虫接种了黑松和赤松也证实了松材线虫的致病性[16];Tamura[17]将无菌线虫接种于三年生赤松导致其萎蔫;Kuroda和Ito将松材线虫接种黑松,观察微生物在黑松发病前后的变化情况,经过几周的观察得出结论,接种松材线虫能单独引起松树萎蔫,而与其他微生物无关[18]。以上的这些研究成果支持松材线虫为松材线虫病单一病原的观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