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鹅掌楸蜜腺组织发育文献综述
摘要:北美鹅掌楸为优良的珍贵用材树种,是杂交鹅掌楸的亲本,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性状早晚期对于鹅掌楸植物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蜜腺是植物体上常见的外部分泌结构 ,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 ,适应获取异源基因、保证种群繁衍和进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腺体。北美鹅掌楸成熟的蜜腺通常由表皮和泌蜜组织构成,本文通过观察各轮花瓣的蜜腺结构以及分泌表皮中的气孔,包括蜜腺的部位及数量,确定气孔是否为花蜜分泌孔。其次比较不同发育时期蜜腺表皮和泌蜜组织中不同形态细胞的分化情况,了解北美鹅掌楸蜜腺的发育动态,有助于鹅掌楸植物杂交育种。
关键词:北美鹅掌楸、蜜腺
1、杂交鹅掌楸杂种优势
木兰科(Magnoliaceae)是较原始的被子植物木本科,其中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是木兰科中较为特化的类群,很早从木兰科分离出来独立演化。鹅掌楸是靠昆虫媒介传粉的植物,在长期的自然演替过程中,由于鹅掌楸分布区的资源不断遭受破坏,群体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下降,特别是鹅掌楸生存环境不断碎片化,传粉媒介昆虫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了花粉的传播和鹅掌楸的授粉质量,天然结实率下降到5%左右,鹅掌楸的生存到达了濒危的边缘,被列入中国二级濒危保护树种。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林木遗传育种学创始人,南京林业大学叶培忠教授以鹅掌楸为母本,开展与北美鹅掌楸的人工杂交育种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鹅掌楸的种间杂交种。杂交鹅掌楸不仅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而且树形美观,叶形奇特,花朵艳丽,秋叶金黄,极具观赏性。同时,杂交鹅掌楸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适应能力和无环境污染等优良特性。[1]
2、有性杂交定义
有性杂交,分为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种内杂交是种内不同类型、生态型、地理型之间的交配。种间杂交是指不同种间、属间甚至科间的交配[2]
有性杂交,是通过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将具有不同基因型(遗传性)的有机体进行交配,创造出新的变异类型,扩大选种材料来源。其杂交过程,实际上是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3]基因重新组合,对鹅掌楸来说,可能产生两种效果,一种可能把双亲本的优良性状综合在一起,选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杂种第一代;另一种可能选出比双亲优良性状更为优越的杂种第一代,即杂种优势。杂交鹅掌楸即为后者。
3、杂交亲本的选择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