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790字
互联网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和应用,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 ”的产业风口以及产业发展速度迅猛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和各地区政府对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文章通过对互联网、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研究基于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运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不同区域间区域经济影响的因素以及互联网发展对不同区域间的影响。
- 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
互联网的诞生,是 20 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发明,是配置经济资源的新机制,因此,互联网的普及将为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产生重要作用。目前学者研究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文献中,主要是沿着互联网的传统理念,从不同区域信息资源配置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角度去研究。
张蕾(2001)认为网络经济最核心的力量在于提高了信息流动速度和降低了信息成本,由此改变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成本结构和其他特征。梁建(2001)认为网络教育资源为人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独特的作用:使教育资源共享变成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
胡鞍钢和周绍杰(2002)认为全球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平等,构成了信息时代新的全球贫富差距,即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李强和刘强(2014)“数字鸿沟”在中国还表现为城乡和地区差距上,中国互联网在目前和将来的普及对象应主要是农村人口和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鸿沟”的缩小,人们发现,当互联网不再是富人或高学历人群的专属品时,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有利于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另外部分学者则是直接研究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陈绚(2001)指出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互联网发展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衡,这将影响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运行。
侯明帅和李俊雅(2007)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互联网应用水平提高会大大促进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吕品和张淑焕(2007)基于Bass创新扩散模型,对不同地区互联网扩散的地区差异进行研究。孟昭霞(2011)认为互联网可以开拓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范围,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缩小区际差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林娟(2016)通过运用泰尔系数考察了2000年至2013年中国31个省市区互联网普及率,并通过收敛性分析模型(beta;收敛模型)探索得出中国互联网的区域差异扩大了中国的经济差距。
- 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理论研究是实证研究的基础,而实证研究则是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统计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数据并应用实证模型,进一步证明理论成果。
在目前有关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还是基本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张越和李琪(2008)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结果显示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互联网的贡献并不大;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会随之提高。张越(2010)之后又通过山西省的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上述结论。王兴化(2010)通过实证分析和格兰杰检验证明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字鸿沟逐渐缩小,数字鸿沟的变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倒“U”形,并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引起数字鸿沟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刘宇(2010)根据互联网的资源供应状况构建了互联网资源指数,基于该指数并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2002年至2009年间互联网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测算结果显示,互联网对经济的贡献率为0.0452%。另外,也有学者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互联网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例如林娟(2014)利用空间权重矩阵得出互联网的发展会对本地经济产生促进作用,互联网普及率每增长1%,就能使该区域经济增长0.03-0.0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