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南京六合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16 19:30:16

全文总字数:2646字

国内外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

(一)关于农村产业融合本质和理论的研究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理论属于产业融合理论的范畴。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对产业融合问题,国外学者开始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探索,部分国内学者也逐渐进入到相关研究的行列。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实践可以参考日本农业问题专家今村奈良臣(1996)提出的“六次产业化”和“第六产业”发展理念,意思是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模式成为可能,农民能够从第二、三产业分享更多的收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乘(1times;2times;3)以及相加(1+2+3)的结果都等于6,因此被叫作“六次产业化”。我国农村与日本当时实施六次产业化的背景相似,所以在我国提出大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后,一些学者将其称为“新六产”。

国外的一些理论成果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作为重要的理论借鉴和依据,对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江登斌(1994)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络、相互依存的一体化关系,已经接近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在农村产业融合的表现形式上,学者最早注意到的产业整合现象是农业和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之后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这种观点逐渐扩展到农村地区的其他产业。

(二)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含义和特征的研究

关于“农村产业一体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含义,由于学者们的研究偏好不同,描述也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目的理论、结果理论、过程理论和性质理论等四种相关理论。国内学者姜长云(2015)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本质进行了阐述,认为产业融合以产业转型为代表,利用新技术、新格式、新业态,经过产业之间的延伸、交叉、渗透,不断扩大产业链、拓展产业的多功能性以及改变产业的应用范围,最终将农村地区的要素、资源、技术和市场需求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

科学地区分和辨认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是非常重要的。梁伟军(2011)和李国祥(2017)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融合过程中向垂直方向发展形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农民和家庭农场通过合作社进行联系。也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实质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老产业的变化与复兴,不管最终以何种形态呈现,一定会创造出新兴的产业模式,否则不能被称为农村产业融合。

(三)关于农村产业融合机制与效应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