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畜产品行业的形成发展以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为基础,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产品的加工制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加大对畜产品行业以及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无比重要的。当前对畜产品以及市场交易规模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有关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研究、有关畜产品消费的研究、有关市场和市场规模的研究、有关市场交易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等。
2.1有关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因此我国也是畜产品贸易大国。一般来说,影响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个方面。从价格方面看,由于畜产品生产在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因劳动力成本低而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在我国出口的肉类中,仅鸡肉的出口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猪肉、牛肉和羊肉的出口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并且低幅达25%以上,另外,我国禽蛋出口价格也比国际价格低40%以上【3】。这说明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不在于价格因素,而主要是受制于非价格因素,特别是在安全卫生、品种资源、畜产品加工、饲养方式和经营规模等方面都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畜产品出口大国有一段距离。
针对我国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观认为目前应着重采取针对性措施,抓好以下工作【5】。第一,把安全卫生质量放在畜牧业发展的首位。第二,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实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第三,建立健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追溯制度。第四,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增加畜产品附加值。第五,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不断改善动物福利。第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行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第七,调整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第八,建立和完善畜产品储备体系。促使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只有这样,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才会越来越顺畅,我国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8】。一方面要不断寻求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衔接,另一方面要强化产业化经营的社会服务体系,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同时注重制度创新,加强产品定位,努力实现产品及各方利益。
2.2有关畜产品消费的研究
高奇通过研究影响畜产品消费的因素时发现,收入主要决定了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即户内消费还是户外消费。对城镇居民来说,收入的影响大于畜产品价格的影响。居民消费习惯,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影响着畜产品消费水平。对于外部消费,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是影响户外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4】。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持续增长,猪肉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牛羊肉及禽肉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分收入来看,城镇居民肉类消费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中等收入以上,猪肉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牛羊肉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与收入均呈正比【6】。城乡肉类消费差异仍然较大,农村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仅为城镇居民的一半。保障国内肉类消费,需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畜禽生产,提高肉类供给量;二是调整肉类生产结构,促进肉类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膳食知识宣传力度,改善居民消费观念。
目前,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畜产品消费总量及其结构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从韩晨雪研究的畜产品消费结构上看,脂肪和能量含量较高的畜产品消费比重下降(猪肉),而富含蛋白质的畜产品(牛羊肉、蛋类)消费比重有所增长,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兼重的畜产品(奶类)消费比重大幅增长,脂肪含量较少且环保压力较小的畜产品(禽类)消费增长速度是肉类中最快的【9】。农村居民畜产品增长速度快于城镇,但城镇总体畜产品消费量多于农村。
2.3有关市场和市场规模的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