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土壤淋溶水中氮素垂直分布特征文献综述

 2022-06-28 22:58:50

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土壤氮淋溶的影响

前言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的水污染难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主要环境词题之一。比如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单位耕地面积氮肥施用量显著增加,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土壤氮素积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也加大了土壤氮素流失的潜在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土壤氮素一直处于盈余且高度集中的状态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在降雨的冲刷下通过地表径流和淋溶等方式到达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1-4】

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国都在控制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是氮),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营造林带改善水质【 10 11 16】

1.1氮向水迁移的原因

氮、磷向水体迁移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的因素[16]。氮肥用量过多的氮素累积、降雨强度量(灌溉)大的淋溶和地表径流等因素。

1.1.1氮肥料的过量施用

氮肥的施用量是决定农田氮素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田土壤中下渗的硝态氮与径流氮的损失量均与施肥量显著相关。目前,很多地区化肥的施用量均超出作物生长实际所需的水平。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土壤氮、磷盈余量(各种途径的输入量一各种途径的输出量)在不断增加,而肥料的利用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我国肥料平均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10%左右,其中氮肥为30%-35%,磷肥仅有10%-20%8.氮、磷的量盈余必然导致化肥向水体流失量的显著增加。盈余的氮、磷除流失到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因此,确定合理的田间施肥量是减少土填氨素流失的基础。[16 17]

1.1.2氮的淋溶

土壤氮素淋失指土壤氮素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至植物根系活动层以下而造成的损失。氮素主要以NO-3在形式发生淋溶损失,作物生长初期是菜地耕层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的主要时期。粮田壤上作物根系活动的范围大多在90cm土体以内,因此常把迁移至该深度以下的氮素看作淋失损失。农田土壤氮素淋失一方面导致农田养分损失,降低养分利用效率同时,淋失出土体的氮素大部分将最终进入水体坏境,威胁地下水饮用安全,污染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是最为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之一。【7 11 13 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