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1 15:19:11

不同类型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污染物质截留差异的研究进展

摘要:河岸植被缓冲带主要从养分输入端控制进入水体中的泥沙及富营养化物质,以达到削弱水体中氮磷污染物质含量的目的,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于营养物质的截留转化能力主要受到缓冲带的宽度、植物种类、植被密度等因素影响。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对于不同地区河岸带最佳结构的研究进展,认为应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太湖的植物种类、密度和缓冲带宽度。

关键词:河岸植被缓冲带;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水资源危机主要体现在水量短缺和水源污染严重两方面。其中,由水源污染导致的“水质型污染”尤为突出。水污染主要有三大类型: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其中,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大多有固定排放口,为点源污染,易于控制。而农业面源污染无固定污染排放口,治理较困难。

近几十年来,在太湖流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高速扩增的同时,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薄弱,以及对粮食产量的追求,施氮量逐年增加,导致太湖水体污染不断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1]。除太湖流域外,其他地区的施氮量也不断增加,截止到2007年,我国的平均施N量高达200kg· hm-2,并有一些区域处于500~1300 kg· hm-2中,远远高于同年的世界施N水平[2]。虽然自1995年开始,国家便大力治理受污严重的太湖,但效果不甚理想。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使如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1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河岸植被缓冲带,亦称为河岸带,是指位于污染源和水体之间的各种植被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河岸带可以通过拦截、滞留泥沙和削减氮、磷等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的负荷量等方式达到保护和改善水体质量的目的,降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3-4]。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国外学者便开始了河岸带对河溪养分输入控制方面的研究[5]。研究表明,人工河岸植被缓冲带同天然河岸植被缓冲带一样,能显著降低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污染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量[6]; 因此,河岸缓冲带被认为是控制面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7]。在美欧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8]

通过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河岸植被缓冲带净污机制及其净化效果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认为影响河岸植被缓冲带净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河岸带宽度、植被种类、植物密度以及应综合考虑的人为因素。

2 研究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