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在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旅游型乡村”的建设无疑是最可能整合当地特色景观资源,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景观”与“经济”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乡村建设良性循环的建设方式之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乡村的渴望也更加强烈,开发粗糙的乡村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美学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提高乡村质量迫在眉睫。而入口景观是乡村与外界的交汇,它是村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地方,是村镇居民必经的公共空间,既是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的延伸,又是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的渗透。因此以入口景观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着眼于乡村入口处的植物景观,以高淳区竹园里村为例进行调研与分析,力求找出其内在规律,为以后的乡村建设及改造提供景观处理建议和理论上的参考。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国内研究概况
中国乡村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农家乐,经历了乡村度假经济的发展,伴随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得到了人才支撑、资金资助、项目扶持。中国的乡村旅游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在向多元服务产业结构方向发展[1]。国内对于旅游型乡村入口植物景观的研究理论较少,但是有关乡村入口景观评价和乡村植物应用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植物景观方面,赵丹丹对南京市各区点状公共空间绿化模式进行总结,并整理出调研样别的植物名录,同时她归纳出一套进行绿化评价的方法[2]。陈煜初提出了乡村植物景观的概念并概述了乡村植物的应用[3]。任斌斌等对乡村植物景观进行分类并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乡村生态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4]。李雄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进行系统性的阐述与研究[5]。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乡村植物景观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及案例分析。在乡村入口景观方面,史俊伟对传统乡村入口的构成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入口形态进行分类,通过多种方法了解使用者对于乡村入口景观的多方面的心理诉求[6]。华伟对能够反映村域特色的特征符号进行提取。村口标志物是旅游的第一印象点,充分体现乡村历史文脉、传统风貌或者自然特征等内容。他强调要提取整合出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并加以艺术化表现,在注重标志物地域性表达的同时要体现出乡村入口景观的场所精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入口构筑物景观环境区域[7]。吴理财、吴孔凡基于对四处代表性的地区的调查总结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8]。刘丽丽、赵立勋概述了乡村入口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原则,提出乡村入口景观应满足地域性、人文性、景观生态美学和整体性[9]。李沁峰对面向旅游开发的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进行探究,基于景观学、旅游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从村民、景观师、游客三种身份的视角对村落公共空间景观的关系进行梳理,同时他提出村落中的农作物也可被当作一种植物景观加以运用[10]。陈思思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乡村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探索,在此基础上分析浙江省的七个村庄的植物资源及造景状况[11]。
在实践方面,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大了人们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浙江省的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对于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特提出了许多措施,例如“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就提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同时开展“四边三化”,强调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的绿化美化,对于怎样保持乡村的植物景观的原真性,也有更多的人关注。张欣荣研究了上海乡村旅游景区的植物应用,并对植物的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并结合旅游区的不同功能提出乡村植物群落景观配置的建议。陈鑫以长沙县金井河高桥至路口段为例探讨了乡村的河道植物景观。王澍在富阳文村的实践中,种植大量经济作物来代替常规的绿化植物,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绿化效果[11]。谭钦颖、李犁花、李焕以南充市水观音村为例,基于场地现状特点提出不同侧重点的三种可行性方案[12]。
2.2国外研究概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便开始研究乡村景观规划。在乡村绿化建设中重视因地制宜,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关注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文化和乡村意境等方面的内容[13]。范德· 威利斯特(M. J. Van der Vlist)探讨了荷兰各个规划系统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发现乡村发展和与之相关的问题在所制定的规划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提出可以通过采取新的区域性政策为乡村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找到一个平衡点[14]。朱利奥 · 塞尼(Giulio Senes)和亚历山大 · 脱茨里妮(Alessandro Toccolini)对意大利乡村地区可持续性进行研究,认为可持续的乡村规划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分析以及了解发展的特征,并且只有当环境能够承受发展带来的影响,开发活动才能在必要的自然资源地进行[15]。北美国家的乡村绿化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村绿化景观的经济功能。同时一部分乡村已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转变成非农业发展方向,其中有一部分即转移为野生动物栖息地及游憩使用。在韩国,推行“绿色农村,体验农庄生活”,营造乡村聚落的绿色风情和田园式生活,以特色来吸引游客;日本推行“一村一品”运动,积极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产物,并推动乡村旅游,主张建设村镇公园并听取居民意见让其参与规划建设,力求公园有地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把热带观赏植物资源充分利用在本国乡村环境建设上,开发热带旅游、外贸农业,以带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11]。在乡村产业经济方面,克里斯汀 · 托马斯(Christine Tamaacute;sy)研究了德国乡村变化的本质,指出其农业土地的稀缺性阻碍了传统农业在未来向可替代食品工业的转变[16]。在乡村聚落演变方面,杰西· 巴斯克(Jerzy Bański)等探讨了新建筑对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以及乡村聚落的外观和美学特征的影响,指出乡村新的投资压力引起了自然环境的转变以及农业与住房之间新的冲突,新建筑风格的发展也导致了聚落传统空间形态的变化[1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