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中国的当代纪念性景观作为中国整个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纪念性景观艺术理论还大大落后于纪念性景观艺术发展的要求。而由于缺少理论指导,在国内纪念性景观建设中,出现了仅从表面上理解我国古典景观艺术的传统,单纯在传统中兜圈子;或者片面学习、借鉴西方的景观艺术,一味地猎奇、模仿,乃至生搬硬套的现象。[3]
同时,纪念性景观目前还存在结构较为单一的特性,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无功能性”的,除了纪念之外无其他功能,以纪念性建筑为主体,景观作为其附属而存在,因此纪念性景观在景观的构成上相较于其他单纯景观类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的急剧发展和对景观的迫切需求和纪念性景观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了矛盾,矛盾的解决也就是纪念性景观当代发展的关键。
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能够使人回忆和传承历史的综合区域环境,其实质,就是希望被纪念的人或事件的精神价值能够永恒存在和传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性景观艺术也就是一门追求永恒的艺术。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对这门艺术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以全球的眼光,全面认识中西纪念性景观各自的传统、优势和特征,以便借鉴西方纪念性景观的长处,克服我们的不足,更好地推动中国纪念性景观事业的发展。[2]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纪念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具有与其它类行为共通的三要素:目标、途径和手段。它通过物质性的建造或精神性的延续,或者二者的结合等手段达到回忆与承传历史的目标。而纪念性景观就成为人类纪念行为或纪念本能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观赏者、事件景观以及物质景观的反复组合表达或承传出最初的纪念意义。[1]
纪念性景观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具有更深刻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这是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一句名言,这表明了建筑史侧面见证了人类的历史,而具有历史痕迹的建筑即纪念性建筑更加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纪念性景观作为景观必须具备景观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的实用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当代纪念性景观的研究必须重视其功能性与纪念主题的契合,跳脱建筑学的范畴从景观的角度加以研究。[2]因此,无论是从建筑或是景观的角度,纪念性景观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文献概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