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研究背景
1.1课题背景
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线'的形式构成城市整个绿地系统的骨架,道路的带状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点、线、面中的线,将公园绿地、小区绿地、附属绿地、片林等“点”、“面”连接成绿色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交通污染日益显著,城市道路周围的大气污染严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降低空气污染物的含量,而这种作用具有长期有效性和成本低廉性,对于综合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有着重大意义[1]。
近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南京市作为长三角北翼上关键的经济中心[2],大气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复合性特征。2016年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2.5,全年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47.9mu;g·m-3同比下降16.3%,但仍超标0.37倍[3]。南京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严重,道路交通及车辆工业的发展使得道路绿地发挥生态效益的负荷加重。据研究,2016年南京市粗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扬尘源、工业源、冶金源、机动车排放源、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源、二次生成、扬尘源、交通排放源和垃圾焚烧源。道路尘、机动车尾气和燃煤,道路尘和柴油车尾气是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4],故研究道路绿地滞尘效益对南京城市大气污染的有重大意义。把道路绿化的环境效益及其相应技术手段的探索作为道路绿化综合功能效益中的重点加以研究,这既是国内外园林工作多年经验的总结,也是把南京建成“生态健全城市”的主要内涵之一[5]。
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的典型街道为例,基于前期对各街道的道路绿化配置情况和空间尺度的实地调研,通过采集树叶对植物进行滞尘效果的实验测试,从不同树种的滞尘量和叶面层粒径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评估南京市道路绿化的滞尘效益,并为优化南京市道路绿地的生态滞尘效益提供参考信息。
1.2相关概念
1.2.1道路绿地
城市道路绿地是指道路用地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包括道路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中国现有城市道路多采用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断面形式。“板”指车行道,“带”指绿化带。以上各断面形式中的绿带均不包括路侧绿带。由于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城市景观要求不同,道路绿地断面还会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形式[6]。
本文主要对道路绿带的绿化滞尘效益进行探讨。道路绿带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根据布设位置又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