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属种质资源分布和花色苷分析文献综述

 2022-04-13 20:05:37

石蒜属植物花色苷含量测定文献综述

花色是植物观赏性状的重要组成部分。石蒜属植物种类较多,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中国境内便有大约15个种。其花型优美、色泽艳丽、抗性强、栽培管理简单粗放,素有“中国郁金香”之称,是园林绿化造景的良好地被。同时又含有多种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开发前景的植物。因此,石蒜的花色和药用成分是众多石蒜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石蒜属不同种类花色变化丰富,有黄色、红色、橙色、紫色等,差异较大,不同石蒜属植物花色色素成分及含量有何差异等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的目的,意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几种石蒜属植物的花色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分析、比较,探讨石蒜属不同种类花色变异与其花色色素成分及含量间的关系,为石蒜属植物花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花色概述

花色,在广义上是指花器官的整体颜色,包括花瓣、花萼、苞片以及雌雄蕊的颜色;而狭义上仅指花叶中发育为花瓣状部位的颜色,即花冠的颜色【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精神生活层次的提升,花色艳丽,花型奇特,花香怡人的观花植物日益受到青睐。花色作为花器官的重要表型性状,是诸多被子植物展现其自然美学的主要载体,是决定观花植物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主要研究方向,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1.1花色形成机理

对于影响植物花色形成的因子,科学家们进行了百余年的研究,现在已经可以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其中内在因素包括花色色素的种类及其变化、花瓣细胞pH值、花瓣细胞形状、植物激素、花发育阶段、金属离子的螯合等;而外界环境的物理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化学因子(如土壤pH、矿质营养、糖类等)、生物因子(如传粉者、真菌侵染等)、人为因子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花器官的最终呈色【2-3】。但花色的形成,归根到底仍是花色素的种类、理化性质,空间分布以及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对花色色素成分进行更进一步的定性以及定量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挖掘不同植物花色的变异机理,为观赏植物遗传育种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1.2花色素种类

早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就尝试提取不同颜色花瓣中的色素,并探究其主要成分。在经历150多年的研究,科学界将植物的花色色素归为以下四大类: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生物碱类色素和叶绿素【4】

1.2.1类黄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