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城市滨水景观已成为景观发展的重要内容,既要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又要兼顾生态性、美观性及协调性。我们不难发现,在诸多看似很漂亮的城市滨水空间中,常出现公物损坏、人流过少的现象,出现了许多过于空旷、尺度过大或过小的景观空间。环境行为学理论正是基于此种现状而被专家学者提出的。如何在能够满足美学价值和生态作用的同时更能迎合市民的心理需求,为人们打造一个优美舒适,生态自然的滨水景观,正是研究环境行为学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 滨水景观
概念释义
-
- 环境行为学
环境行为学(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简称 EBS) “环境行为学”这一名称是美国研究学者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首先提出的。它的研究主体是庞大的物质客观世界系统与人类系统二者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它属于心理学的一部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概念对人在城市和建筑中的活动进行研究。它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何种要素决定物质环境性质,找出对生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等方式,应用所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其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达到最和谐,相比环境心理学,它的研究范围较窄,但应用性更强,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是一门的内涵丰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
- 滨水景观
滨水景观是指特定水域与周边相关路域、水际线、建筑物等所形成景观存在的总称。水域包括如水面的平面尺度、深度、水生态系统、水质、流速、地域气候、风力等要素;路域指的是与陆地紧密相连的植物群落、生物群落、建筑物或其他人文行为结果等要素,水际线是景观轮廓将处于水陆交接的景观统为一体,这是滨水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特点之一。从功能上看,滨水景观具有水陆双重特性,所以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人类活动极易对这片区域造成影响。从特征上看,首先是亲水性,这是滨水景观的天然的特色决定的;其次是过渡性,滨水景观是水陆的分割地带,更是游人安全感的过度地带;连续性也是重要特征之一,景观连续性会带来视觉的连续性,人对环境的觉知,有87%的信息量来自于视觉,目光被一个个景观节点吸引,潜移默化下随着景观节点的串联,被引导游览方向。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环境行为学
- 国外研究情况
-
环境行为学
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继而在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1968 年成立“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EDRA)”,1969年创刊《环境与行为》杂志,形成了许多研究中心。该组织第一批成员27人,到1984年增加到900余人,成为人数最多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团体。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欧洲开始兴起对环境行为学的研究。1979年,在心理学家戴维·坎特的指导下,创办《环境行为学》杂志,该杂志与《环境与行为》杂志为迄今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两种定期刊物。日本为亚洲最先开始对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环境—行为领域开始研究,70年代迅速发展。1980年,日本与美国在东京联合举办第一次以环境—行为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会后成立“人—环境研究学会(MERA)”,开始在环境-行为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
-
-
- 国内研究情况
-
我国在环境行为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引入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国外多种学科引进,在中国建筑院校开设环境行为学课程(主要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开设)。课程名称“建筑行为学”、“行为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等。 环境行为学会(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Association ,EBRA)是我国研究与普及环境行为理论研究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其成员包括对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和普及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规划师、建筑师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学会成立于1996年,“环境行为学会”实名“中国建设文化协会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英文简称 TEPA,隶属中国建设文化协会。2000年,第四次环境行为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修改了学会章程,决定了学会名称“环境行为学会(EBRA)”。至 2016年,学会历经二十年,并于重庆大学召开了第十二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既成环境的复兴与再生”,会议总体话题在于探讨当代社会发展巨变下的环境行为课题。我国环境行为学研究者,在环境行为学领域主要著述的相关理论书籍有李道增教授的《环境行为学概论》,该书系统的介绍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其中部分章节对行为、环境做了详细了的探讨。徐磊青教授编著《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在梳理环境行为学的同时,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和应用做了详细的研究。类似的研究还有张玉明、周长亮、王洪书、刘昱初、王学义编著的《环境行为与人体工程学》对环境知觉理论、环境—行为关系理论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另外,徐磊青、杨公侠教授编著的《环境心理学》以及胡正凡、林玉莲教授编著的《环境心理学》都对环境行为学理论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徐磊青教授曾做过总结:至2004年国内出版了约7本以环境行为学或环境心理学为题的教材或著作,并有5本环境行为学的相关译著。随着环境行为学在我国的发展,有关环境行为学的书籍与学术论文研究也在增多。
-
-
滨水景观
- 国外研究情况
-
滨水景观
14世纪左右,国外滨水区域的发展得到重视,全欧洲性的国际集市与港口就在这一时期形成,是后期西欧提高工商业城市竞争力的标志性内容和手段。19世纪后半叶,开始注重公共滨水区的规划,城市美化运动的艺术理念和自然主义形式作为滨水区规划理论一直被沿用至二战时期。以奥姆斯特德的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之翡翠项链、查理斯·艾里沃特的麻省若费尔海滩保留地以及芝加哥博览会(1893 年)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后,多数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新的城市核心内容出现,滨水港口成为实现货物快速集散的中转地,滨水区域逐渐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呈现“边缘化”趋势,曾经的核心地位在这个特殊时期逐渐偏离但其根本价值并没有遭到动摇。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它的提出,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具有整体价值观的新发展观的诞生。2002年,日本土木学会主编的《滨水景观设计》以防洪为基础,对规划设计、水利施工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下的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2004年,由美国城市土地学会出版的《重塑城市滨水区》对不同尺度的美国滨水区规划设计项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如何通过土地混合开发、居住、商业、公园建设等途径去营造独特、新颖的滨水区景观。2009年,Shrestha BK 和 Shrestha S 在国际城市滨水区会议上发表的《城市滨水区开发模式:作为城市框架元素的水域》(Urban Waterfront Development Patterns:Water as a Structuring Element of Urbanity),文中通过对纽约的炮台公园、东京MM21以及香港维多利亚滨水区的开发建设中在总体规划、弹性规划策略以及发展成功与失败经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功能多样化以及在扩大公共通道时所有案例的共同特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