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前言
立体花坛作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城市绿化造景、节日庆典等活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养护方法的改进,为立体花坛的设计 、施工向精细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使立体花坛的应用成为绿化造景的一种常见有效的方法。怎样才能在技术实现上和文化内涵上提升立体花坛对于城市景观的贡献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
1 立体花坛概念释义
王丽琼、林雪苹认为立体花坛是指由几何轮廓或不规格自然造型按设计的特定要求,用不同色彩、株型和质地的植物构成的植物造型[1]。在2006年,国际立体花坛委员会把立体花坛定义为由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植物进行多组立体组合而形成的艺术造型,它代表一种形象、物体或信息,包括二维和三维两种形式[2]。
2 国内立体花坛发展概况
我国的立体花坛大概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初步发展,学习了部分欧洲古罗马模纹花坛的精髓,花坛的图案以模纹为主,植物的材料、颜色也很简单,景观效果普通。1964年国庆节,紫竹院公园的东门广场上的立体花篮是北京的第一个立体花坛。随后几年,制作简陋的五色草立体花坛被应用到了节庆展出之中。文革期间立体花坛的发展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后,五色草立体花坛有了多姿多彩的发展,结构变得复杂,从砖砌结构变为钢木结构。1990年,亚运会应用了大量的五色草立体花坛,景观效果良好。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立体花坛的要求越发提高,一、二年生花卉成为了主要的材料,卡盆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展示了很多立体花坛的高新技术,比如自动浇灌、卡盆等,成功的展出极大地促进立体花坛技术的发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以奥运为主题的立体花坛在北京市的街道、广场、公园、社区美化了城市环境,宣传了奥运会。2009年上海花展上也展示了新型立体花坛,谋取立体花坛这种园艺能在2010世博会扮演重要的景观角色。
张莉认为国内立体花坛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1984年,国内的花卉产业和节日花坛布置处于初期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至2005年为国内立体花坛布景的探索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6年至今,国内立体花坛迅猛发展的阶段[3]。
2.1立体花坛设计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