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疫霉
疫霉(Phytophthora)存在于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中,会导致毁灭性破坏[1],其中致病疫霉( P.infestans) 在马铃薯上导致的晚疫病是 1846 ~1847 年爱尔兰饥馑的元凶,导致了数百万人被饿死或远走他乡,迄今依然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番茄等作物的生产[2-3]。所以拉丁文Phytophthora被描述为:植物的毁坏者。疫霉菌(Phytophthora)正式报道有100多个种,许多疫霉菌都有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安全的记录,危害较轻时会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则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甚至造成绝产。因此,防止外来有害检疫性疫霉菌传入我国也是重要问题。我国进境检疫性名录包括以下11种疫霉菌:大豆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sojae)、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冬生疫霉(P. hibernalis)、栎树猝死病菌(P. ramorum)、栗疫霉黑水病菌(P. cambivora)、马铃薯疫霉绯腐病菌(P. erythroseptica)、草莓疫霉红心病菌(P. fragariae)、树莓疫霉根腐病菌(P. rubi)、雪松疫霉根腐病菌(P. lateralis)、苜蓿疫霉根腐病菌(P. medicaginis)、菜豆疫霉病菌(P. phaseoli)。
1.1 大豆疫霉的症状和危害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amp;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公布的一类检疫对象。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被发现,此后,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二十多个大豆生产国家相继报道了该病害的发生。苏彦纯等于1993年首次报道了我国的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发生大豆疫霉根腐病,此后在我国北方的大豆主产区陆续发现大豆疫霉的危害。目前每年给全球大豆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
致病疫霉能够危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从而引起晚疫病。无隔多核的菌丝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部分菌丝形成厚垣孢子,抵抗不良环境,部分菌丝分化出孢囊梗,并在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柠檬形,顶部有一个乳突,成熟后孢子囊脱落随着气流传播。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分化形成,孢子囊成熟后在乳突位置,形成排孢孔释放出几个至几十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经过一定时期的游动、休止、鞭毛脱落,并形成细胞壁,转变成休止孢。休止孢萌发成芽管,侵入马铃薯叶片成薯块。
图1-1 大豆疫霉的生活史
Fig. 1-1 life cycle of Phytophthora SOJAE
1.2 大豆疫霉的防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