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工作视域下“饭圈”文化及其行为模式探析文献综述

 2022-02-13 20:46:34

全文总字数:4865字

文献综述

网络社会工作视域下“饭圈”文化及其行为模式探析

前言

以追星为核心特征的“饭圈”文化正在网络社会兴起[1],“饭圈”组织中的成员不仅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更是社交媒体的活跃用户[2],他们往往善于利用各种媒介形式来创造出本圈层的网络文化形态,同时借由身份符号、行话用语、行为规范和集体精神来打造一个集中化的网络社群,这种自发的、无组织性的、不可预期的特殊集群行为也对如今的网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3]。网络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和一个领域,对于改善网络社会环境、发挥“饭圈”文化这种新型文化形态的积极作用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篇文献综述主要从已有研究的学科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对“饭圈”、“饭圈”文化及网络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和简单的梳理。

  1. 关于“饭圈”及“饭圈”文化的研究

饭圈,是指同一艺人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组成的艺人组合的粉丝所组成的圈子[4]。粉丝,由英文fans演变而来,被大众专指为各类明星特别是娱乐明星的崇拜者和支持者,他们实际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也是一批流行文化资本的积极生产者和使用者[5]。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大众媒介、明星和粉丝之间建构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圈,他们各取所需,平衡运转:媒介获得利润,明星赢得掌声与欢呼,而粉丝则找到了内心的“桃花源”[6]。粉丝间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方式,在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助力下得到极度发展。我国现如今的饭圈文化即肇始于韩国的粉丝文化[7]。袁月明认为,粉丝文化实际上是网络媒介、泛娱乐化浪潮和消费主义等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景观[8],袁志香则提出“饭圈文化”本质上其实是青年亚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其特点是相对较为独特的狂欢性、交互性以及圈层性,对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9]

由于西方的娱乐工业起步较早且高度发达,因此粉丝文化首先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受到了相关的重视和研究,是一个常设课题,学者们常常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粉丝群体的文化、行为、心理特征等,研究成果被视为媒介文化和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经典。邓惟佳将国外的“迷研究”总结分为了三次浪潮[10]:第一次研究浪潮中,学者们更注重分析迷的具体行为和相关的实践活动。约翰·费斯克认为,粉丝与普通受众的最大差别在于程度上的过度性而非性质上,粉丝是过度的读者,他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11]。在第二次研究浪潮中,学者们开始将粉丝现象纳入到社会、经济、文化阶层中进行考察,从消费社会学角度来入手进行相关的研究,突出并强调了迷文化中关于社会以及文化等级的复制。第三次研究浪潮是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到来的,为了补充和完善迷研究,学者们将研究的方向逐渐转向了网络迷群,开始着眼于粉丝的消费行为的内在动机,也开始尝试回答迷动机的相关新问题。马特·希尔斯在《迷文化》一书中给出了对粉丝的描述性定义:“专注且投入地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是细枝末节的资讯,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朗朗上口,引用无碍。[12]

我国近几年也出现了对具体粉丝群或粉丝现象的研究,主要探讨其社会心理因素、实践行为特征、与青年文化的关系等[13]。我国近年来兴起的这类粉丝研究,与国外的“迷研究”在本质上来说是同一个概念。国内众多的学者从自身的学科背景出发,对粉丝和“饭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主要着眼于几个不同的学科视角:社会学视角、大众文化视角、传播学视角以及经济学视角[14]

社会学视角下,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于“饭圈”粉丝的“偶像崇拜”心理及其功能和影响。姚计海、申继亮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中,就针对偶像崇拜对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15]。在大众文化视角下,研究的重心则主要着眼于粉丝文化以及粉丝身份的自我认同。孙慧英在《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中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粉丝”展开论述,认为粉丝文化是一种系统,“粉丝”群体具有群体的思维及凝聚力,同时也容易表现出群体极端化,因此需要我们用相对平衡的心态来看待他们[16]。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往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待“饭圈”文化和相关行为,大众传播的出现,改善了网络社群封闭性较强的特征,使得“饭圈”这一特殊社群表现出聚合力和裂变性、情感价值的传播、自组织传播和协作的全新的传播特征,对整个商业运行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粉丝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一文中提到粉丝群体的诞生及其消费行为,在无形中促使粉丝建立了一种以寻求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体系,“饭圈”群体实际上是利用文化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来划分网络上的人际交流圈[17]。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粉丝消费行为上。饭圈形成的粉丝社群不只是单纯的明星崇拜,而是粉丝加入以明星为标志的亚文化群体,通过互动参与寻求价值认同,并且具有较强的协作性和消费力[18]。卓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一文中,以TFBOYS的粉丝群体为个例,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对粉丝消费行为和心理动机进行了分析,集中探讨了粉丝消费和身份认同之间的辩证关系,她认为粉丝在参与“饭圈”行为时出于寻求自我认同和情感投射的目的,往往容易进行大量的偶像活动消费,这些消费活动又会反过来强化粉丝的身份认同,这导致粉丝更容易进行过度的、不理性的消费,需要社会进行积极的引导[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