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龄老人志愿服务参与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措施研究
文献综述
总:介绍整体的情况
农村朴素的志愿者精神
分1: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
学术界对于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及老年志愿者的特征、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
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采取实证主义的分析方式,涉及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因素、婚姻状况、经济水平
- 性别因素
由于不同的研究样本、研究方式以及测量工具的不同,对于性别是如何影响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观点:第一,低龄、女性老年人是老年志愿服务的主体。例如,杜鹏在北京朝阳街道的调研中得出,女性老年志愿者的数量要远远超过男性志愿者,是男性志愿者数量的3.7倍。作者分析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具有慈爱、细腻、奉献的特质,所以她们更愿意参加公益性的志愿活动,也更能胜任志愿活动。第二,性别在志愿服务中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例如,陈茗等人指出,在我国女性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其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还都比较低。在生活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奢望。因而,他指出社会奉献意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经济状况的侧面指标。我国的老年志愿活动的主体主要还停留在“老年精英”的层面,是否参与志愿活动与性别本身没有关系。
- 受教育程度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呈正相关,换言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越高。一方面体现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在谢立黎的研究中发现,与2000年相比,2010年的老年志愿者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不识字的比例也明显下降。[3] 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更有“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理念,并且可以使志愿服务更加丰富化和专业化。在陈铭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就越有可能掌握更加专业且精细的技能,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这些内在的积淀使得退休之后仍能保持一种自信[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