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探究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追星行为的原因
- 引言
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人们用这一词来形容粉丝崇拜明星并追随与其有关事物的行为。在《中国粉丝追星大数据报告》中指出,在当前追星的粉丝当中,20岁左右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高达 47%,同时,高学历也渐渐成为粉丝标配,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高达 53%。可以看出,青少年在追星群体中占比不低。追星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们的追星行为,本研究着眼于青少年追星行为的原因,通过访谈这一定性研究方法,分别对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青少年进行访谈,探究在这三个不同的年龄段他们的心智、理想、情感等对追星的影响,从而对青少年追星做出有效的解释。青少年追星行为也引起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追星的研究要早于国内,“粉丝”这个词也是从国外的“fans”一词音译过来的,国外对于追星群体的研究是从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方面进行的。
心理学对于追星群体的心理进行了解释,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探讨了青少年追星的原因,证明了青少年追星是自我社会发展、心理发展的一种需求,也为后来青少年追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精神分析理论并首次提出“心理社会发展说”,指出青少年追星的过程正是其寻找自我认同、保持心理平衡的过程。[1]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需要获得正能量来强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寻求自我认同,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这是他们追星的内在动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偶像往往代表着社会希望的所成为的人,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不仅是自己内心的需求,也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双方的冲击下青少年产生了追星的行为。心理学对追星群体的解释主要集中在追星群体自身方面,探究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情感的变化对追星行为的影响。
经济学则认为追星行为的出现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使部分人获得相当可观的利益。而生产者们生产出与偶像有关的物品,满足追星族的需求,带动市场商业的发展。约翰·费斯克(John· Fisks)指出,追星文化是具有一定生产力的,这种符号化的生产力不仅可以从商品的符号内涵中引申出社会意义,也可以带动文化资本的分配与累积。[2]这就表明了,追星对社会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追星产业链的出现带动了大众文化的变化,同时主流媒体又引导青少年对于追星的认知。
总之,国外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领域对青少年追星做出了一定的解释,通过各种研究追寻追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在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国内相关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