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在机构老年服务中的应用及反思——以杭州金色年华退休生活中心为例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无疑是巨大的。如今,机构养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一起成为三大主要的养老模式。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理念和多样化的实践方法成为提高机构老年服务的重要模式,通过更专业化的介入方法和服务能力,在国内外的机构老年服务中都有相关应用。本文研究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方法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对关于小组工作方法在机构老年服务中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获得经验借鉴,希望通过研究来进一步丰富对小组工作的研究,以促进小组工作在机构老年服务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小组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服务;工作技巧
一、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养老问题无疑是巨大的。如今,机构养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一起成为三大主要的养老模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化,机构养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整个社会对于养老机构服务的期待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改善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大众的期待中,养老机构一方面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给予老年人基本的医疗护理以及简单娱乐活动,另一方面还要能够给予老年人精神方面的关怀。但现实中,机构养老更关注前者的问题,而忽略了后者。而小组工作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实地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养老机构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有利于老人安享晚年。
关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Dr. Ian Philp(2004)认为,老年人在通常情况下容易对其入住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护理服务产生依赖性,因此养老机构所实施的管理体制、提供的护理服务内容以及机构服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该机构护理服务的老年人的服务效果评价。张鑫(2010)通过对机构养老问题的研究,发现养老服务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设施总量不足、供不应求现象突出、设施的提供主体不明确、服务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等一系列问题。吴敏、李士雪(2010)等人通过对济南市机构养老服务研究,指出养老机构的老年护理人员多为下岗人员或农村务工者,普遍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夏黎(2012)所研究的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护理人员流动性强、大多数养老机构没有配备或没有意识到需要配备具有护理、老年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背景的员工等原因。
国内外有关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社会工作被普遍运用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空巢老年人等问题。随着机构养老日益受到民众的青睐,学者也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在机构养老问题中进行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夏黎(2012)认为,社会工作不仅是为养老机构开展理论指导和专业知识以提升养老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工作,同时还需有效地帮助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潜力,积极面对老年生活,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是必要的积极老龄化专业知识的发展之路。林典(2008)提出在养老机构中适合进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多系统的介入。个案辅导使用的技巧有怀旧和生命回顾等,小组工作适合开展治疗性小组、康乐小组、社交小组,同时,还要注重对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社工理念的培养。
在研究小组工作在机构养老中的应用时,尚振坤(2007)指出针对养老机构中老年人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开展有效的老年社会工作,其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就是分阶段、分层次地计划和实行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模式。李晓峰(2011)表示在养老机构幵展相关小组工作,为老年人设计不同类型的小组,制定不同的老年人共同参与小组活动,促进老年人在疾病康复、养生保健、人际交往等面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促进老人与社会的融合;实践表明在养老机构中开展小组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有助于老人个体潜力的开发、提升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个体的社会化。丁振明、何少颖(2009)通过对福州市养老机构发展现代化的了解,提出小组工作方法在养老机构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小组工作方法组前准备技巧和组中同理心、尊重、时间控制力等技巧的运用,及在养老机构中开展小组工作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